華飛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帝后二人都沉浸在喪子之痛中,不少人雖然暗藏心思,卻依舊不敢在明面上透露出來,更不必提公然於朝議之時進諫了。然而,私底下長安城內卻再度暗潮洶湧,連宴飲當中許多貴婦也時時竊竊私語,幾乎都在討論四皇子代替三皇子交給杜皇后撫養一事。也不知是何人推波助瀾,這些流言很快便傳到了韋夫人跟前,她卻僅僅只是保持沉默罷了。
無人敢向聖人進言,卻並不意味著那些有心人不會另闢蹊徑,前來勸說杜皇后。此時為先帝先後所做的道場已經結束,別宮中的三位太妃正準備前往行宮避暑。然而,楊太妃涉入事中,燕太妃又素來是個不甘寂寞的,於是二人便結伴來探望杜皇后。倒是王太妃,只是遣了位親信婢女隨著她們一同前來而已。
“阿杜也莫要太過傷懷了,只是你與這孩子無緣罷了,阿彌陀佛。”楊太妃握著杜皇后的柔夷,仔細打量著她慘白的臉色,心中浮動著楊士敬曾與她說過的話以及楊謙託人給她傳的口信,目光不由得閃了閃。“好生替三郎做個道場,讓他早日投胎轉世,也是咱們長輩能替他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杜皇后輕輕一嘆,微微頷首:“太妃說得是……他年歲那般小,身無罪業,想必便是轉世亦能投胎到富貴人家,無憂無慮地度過一生……若是有緣,說不得還會回到太極宮中來……也算是全了我們的母子之緣……”
旁邊的燕太妃聽了,眼皮輕輕一跳,立即接道:“阿杜捨不得三郎,痛惜他小小年紀便夭折,我們都深有同感。唉,當年尚且年輕的時候,誰沒有夭折過孩兒呢?依我看,阿杜還是看開些好——又或者,再養一個孩子在膝下,當作撫慰?”
“是啊,再養一個孩兒,享盡天倫之樂,便不會總是思念著三郎了。逝者已去,咱們生者總該想開一些才是。”楊太妃也道,就只差明明白白地說:我們楊家女生的四郎便給交給皇后撫養,為皇后盡孝了。
杜皇后垂眸沉默起來,久久不曾言語。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不需刻意點明便知彼此之意,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能夠解讀出無數意思來。她當然不可能頃刻間便作出反應,答應楊太妃與燕太妃的勸說。
孰料,永安公主卻是忍不住道:“阿孃有阿姊和兒便夠了。兒一定會好好孝順阿孃,給阿孃解悶的。”即便被杜皇后與長寧公主保護得極好,她也已經並非完全懵懂無知的幼兒了。自從阿姊出降之後,小傢伙一夜之間似乎成熟長大了許多,而且,她轉過年虛歲也六歲了,模模糊糊已經對宮中的風雲變幻產生了想法。
楊太妃一怔,燕太妃則有些訕訕地,轉身笑道:“婉娘,你與阿姊都是小娘子,你阿孃膝下還是須得有個小郎君伴身才好。否則,你與阿姊都出降之後,你阿孃獨自留在宮中多寂寞啊。”她見小傢伙年紀小,也不過是隨意哄一鬨她罷了,並不十分當真。
然而,永安公主卻蹙起眉,撅著嘴道:“阿孃還有阿爺陪著呢,怎麼會獨自留在宮中?而且,我和阿姊不一樣,我才不會出降!!”她圓溜溜的眼睛轉了轉,又道:“就算是小郎君,也會像大兄和二兄那樣早早地搬出宮去,更不能陪著阿孃解悶!”討人厭的齊王和蜀王都住在王府裡,楊賢妃與張昭儀時常在杜皇后面前“思念”兒子。那些句子說了無數遍,她早就記住了!
一時間,燕太妃竟是啞口無言。長寧公主輕輕一笑,將妹妹摟入懷中,而立在她身邊的駙馬燕湛則不著痕跡地擰緊眉,與燕太妃交換了一個眼色。他自以為沒有任何人發現自己的動作,卻不知始終不曾出言的新安郡王李徽一直注意著他,見狀漆黑的眼眸微微一冷。
許是為了顧全長輩的顏面,杜皇后輕咳了兩聲,有些虛弱地笑了笑:“容我再想一想罷。四郎到底年紀太小,我也不忍心讓他離開楊充容身邊……”此話,卻無疑透出了六七分暗許之意了。
楊太妃與燕太妃難掩喜意,皆連聲保證她們會勸解楊充容,又信誓旦旦地說她們認為四郎交給杜皇后教養才最為妥當,日後杜皇后可將他當成親生子等等。杜皇后笑而不語,垂眼靜靜地聽著。
燕湛終是暗暗鬆了口氣,眼角眉梢都帶著些許愉悅之意。他仔細觀察著長寧公主與永安公主,發現她們的反應較為平淡,不禁暗自高興:果然他料想得不錯,若是勸服了杜皇后,貴主便不會因與楊家來往而覺得氣惱了。然而,當他抬眼望向新安郡王的時候,卻倏然發現,這位舅兄望著他的眼神,竟帶著極為凌冽的寒意。
燕駙馬從未見過新安郡王如此淡漠的模樣,心中不由得大驚失色。然而,很快他便定了定神,甚至覺得有些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