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裡的居住環境幽雅,加上身邊有秦德君的照料,茅盾心情舒暢,精神煥發,面色紅潤,創作的激情接踵而至,成為茅盾創作生涯中最為愜意的時光。
茅盾根據秦德君給他講的朋友胡蘭畦的經歷創作了長篇小說《虹》。這部小說的名字就是秦德君給取的。後來茅盾將《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合編出版時,也是秦德君給他取了《蝕》的書名。
1929年冬天,日本當局到處搜捕*黨員,許多流亡日本的革命青年紛紛回國。他們本不想回國,但因日本通貨膨脹,度日艱難,不得不在1930年4月回到上海。在上海茅盾和秦德君借住在朋友家裡,依靠創作維持生活。後來一個朋友的妻子告訴秦德君,她見到茅盾和他的妻子孔德沚在先施公司買東西。秦德君打聽到孔德沚的住址,突然造訪,不料茅盾正和她很親切地說著話。這激怒了秦德君,向茅盾提出分手。茅盾捨不得離開秦德君,但他又是個孝子,母親不認可他與秦德君的關係。最終他們於1930年8月分手,臨別前照了一張合影作為紀念。這張合影,茅盾並沒有親自儲存,而是交給胡風儲存。1966年5月,“*”開始之初,胡風由秦城監獄轉移到成都,臨行前胡風夫人把這張合影照片轉送給了秦德君。
。 想看書來
相濡以沫的夫妻:巴金與蕭珊
巴金在《懷念蕭珊》中深情地寫道:“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裡。有人勸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寧願讓骨灰盒放在我的寢室裡,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她的結局將和我的結局連在一起。”這幾句樸素的語言凝注著巴老對妻子蕭珊30年風雨與共的摯愛。這對伉儷結緣於文學,是對文學的執著追求使他們走在一起的。
1930年,巴金小說《家》的出版,贏得了廣大讀者的矚目,特別是《愛情三部曲》出版後,巴金經常收到讀者的來信,其中不乏年輕的女士,很含蓄地向他表示愛意。當時的巴金還沒有將自己的婚事提到人生日程。只是出於作家對讀者的感謝的心情,給讀者寫回信。在來信中有個署名“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的讀者,給巴金留下深刻的印象。巴金覺得這個女孩很單純、熱情,和她保持了大約半年的通訊關係。有一次她來信說:“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見面談呢?”信中提出與巴金見面的請求,約定了時間和地點,還附上了一張照片,背面寫著:“給我敬愛的先生留個紀念 阿雯 1936�8�6”。這個叫“阿雯”的女孩就是後來的蕭珊。因為她在兄妹中排行第三,1941年她在西南“聯大”學習時,她們宿舍住著三個女孩,她年齡最小,兩個師姐管她叫“小三”,後來就取其諧音“蕭珊”為筆名了。
巴金如期履約,來到新亞飯店。他們一見如故,談得十分融洽,一點也不拘束。就連不善言辭的巴金也覺得談得很開心。在交談中,蕭珊告訴巴金,她叫陳蘊珍,很喜歡文學,曾用“程慧”的筆名發表過作品。當時正在上海愛國女中讀高中。她特別喜歡巴金的小說,對他的小說裡的人物很有感觸。她告訴巴金,她父親是上海泰康食品公司的大股東,思想很古舊,處處限制她,不讓她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她對巴金說:“李先生,我真想像覺慧那樣離開這個古板的家庭,自己闖出一條路來!”巴金馬上安慰這個18歲的女孩說:“你還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應該多讀書,增長知識與才幹,才能在社會上立身。”巴金的誠摯教導,使蕭珊感到他們間的距離更近了,便尋找更多的機會與巴金會面。在交往中他們成為無所不說的忘年朋友。
有一次,她來找巴金,說她父親準備把她嫁給一個富家子弟,問巴金她該怎麼辦?巴金雖說很喜歡這個女孩,可是他們的年齡相差14歲,覺得應該給予蕭珊更多的選擇機會,就說:“你的終身大事,還得你自己決定。”這句違心的話,使得蕭珊很傷心,她沒有料到巴金竟然會這樣回答她。巴金的鄰居見蕭珊哭哭啼啼地離開了巴金家,就去問巴金怎麼不就此成全了自己的婚事?巴金說:“我的意思是讓她考慮,要是願意和我生活在一起,我是沒有意見的。”巴金的表白,很快就傳到蕭珊的耳朵裡,兩個人的心意相同,往來更為頻繁,感情進一步昇華。蕭珊經常到巴金住所幫助巴金處理家務事。
淞滬戰爭爆發後,巴金與靳以到廣州籌辦文化出版社廣州分社。同年蕭珊高中畢業後,也來到廣州,協助巴金工作。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前,巴金與蕭珊撤退到桂林。第二年,巴金送蕭珊進入西南“聯大”讀書,自己回到上海繼續寫他的小說《秋》。當時,巴金老家人口多,負擔重,原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