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遑問不肖,舊人如此,奚責新進。名位已定者如此,況在未定,不得已於一誤再誤中。而求一歸於不誤不策,惟叩祈我兩宮皇太后,再行明白降一諭旨。將來大統仍歸承繼大行皇帝嗣子,嗣皇帝雖百斯男,中外及左右臣工,均不得以異言進,正名定分,預絕紛紜。如此則猶是本朝子以傳子之家法,而我大行皇帝未有子而有子。即我兩宮皇太后未有孫,而有孫,異自繩繩揖揖,相引於萬代者,皆我兩宮皇太后所自出,而不可移易者也。罪臣所謂一誤再誤而終歸於不誤者此也。彼時罪臣即以此意擬成一摺,呈由都察院轉遞,繼思罪臣業經降調,不得越職言事,且此何等事,此何等言。出之大臣重臣親臣,則為深謀遠慮,出之小臣疏臣遠臣,則為輕議妄言。又思在廷諸臣,忠直素著者,未必即以此事為緩,言亦無益而置之。故罪臣且留以有待,泊罪臣以查辦廢員內。蒙恩圈出引見,奉旨以主事特用,仍復選授吏部,邇來又已五六年矣,此五六年中,環顧在廷諸臣,仍未有念及於此者,今逢大行皇帝永遠安山陵,恐遂漸久漸忘。則罪臣昔日所以留以有待者,今則迫不及待矣,仰鼎湖之仙駕,瞻念九重。望弓劍於橋山,魂依尺帛,謹以我先皇帝所賜餘,為我先皇帝上乞懿旨數行,於我兩宮皇太后之前。惟是臨命之身,神志瞀亂,摺中詞意,未克詳明。引用率多遺忘,不及前此未上摺一二,繕又不能莊正。罪臣本無古人學問,豈能似古人從容,昔有赴死,而行不復成步者,人曰子懼乎。曰懼,曰既懼何不歸,曰懼吾私也,死吾公也。罪臣今日亦猶是,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罪臣豈敢比會參之賢,即死亦未必盡善。惟切我兩宮皇太后我皇憐其哀鳴,勿為無疾之呻吟,不祥之舉動,則罪臣雖死無憾。宋臣有言,凡事言於未然,誠為太過,及其已然,則又無所及,言之何益。可使朝廷受未然之言,不可使臣等有無及之侮今罪臣誠願異日臣言之不驗。使天下後世笑臣愚,不願異日臣言之或驗,使天下後世謂臣明,等杜牧之罪言,雖逾職分,效吏魷之尸諫,只盡愚忠。臣尤願我兩宮皇太后,我皇上體聖祖世宗之心,調劑寬猛,養忠厚和平之福,任用老成,毋爭外國之所獨爭,為中華留不盡,毋創祖宗之所未創,為子孫留有餘。罪臣言畢於斯,願畢於斯,命畢於斯。再罪臣曾任御吏,故敢冒死具摺,又以今職不能專達,懇由臣部堂官代為上達,謹奏。”
吳可讀先生尸諫之後,這一封遺摺,由吏部堂官代呈兩宮皇太后御覽,於是大學士寶均,及張之洞那一班清議派的臣子,都有摺子奏上。慈禧太后見朝臣爭議大統,便又下了一道上諭,略謂“奉懿旨前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嗣,原以將來繼緒有人,可慰天下盧民之望,第我朝聖聖相承,皆未明定儲位彝訓昭然,允宜萬世遵守,是以前降御旨,未將繼統一節宣示,具有深意,吳可讀所請,預定大統之歸,實與本朝家法不合,皇帝受穆宗毅皇帝付託之重,將來誕生皇子,自能慎選元良,繼承大統者,穆宗毅皇帝嗣子,守祖宗之成意。示天下以無私,皇帝自必能善體此意也”。這一道上諭,在慈禧太后的意思,原是不肯認錯,反說吳可讀不明祖宗的家法。不過已經明明白白地表示了,將來光緒皇帝生了皇子,就繼承穆宗為嗣,自然人心也漸定。一班清議派的大小臣子,也都無話再說了。吳可讀先生這一死之後,那張之洞等便將吳先生的遺像,供在馬伸橋,設了一個吳柳堂先生祠,又在北京南橫街,設一個吳公祠從此吳先生可以含笑九泉,享受蒸嘗之祭,正是:皇恩未報千秋恨臣節無愧百世芳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八十七回 違祖訓宮中演淫劇 失母儀市上訪名醫
話說慈禧太后大權在握,獨斷獨行。慈安太后,雖然也同著垂簾聽政,但是對於國家大事,也不過點頭畫諾,並沒有實權了。慈禧太后因此更為驕橫,只因慈安太后尚在,為禮法所拘,事事不能完全如意,隨心所欲,仍未免有些掣肘之處。光陰荏苒,不覺又是光緒六年。慈禧太后這時也有五十多歲了,按說,她經過許多困苦艱難的境遇,每天宵旰多勞,一日萬機的勞著,當然要變成鶴髮雞皮的老婦,不似從前的顏色了。豈知她真天地間第一奇人,不但面目不老,還是豐顏盛鬢,同二十來歲的少婦一樣。而且她又最愛修飾,衣服格外穿得華麗,尤其最愛潔淨,凡是宮眷以外及外邊進宮請安的那些福晉格格,命婦小姐們,如有衣服穿得不時式,脂粉擦的不鮮豔的,慈禧太后必命其退出,不準進前。那些大臣們,要討慈禧的好,都孝敬許多寶物,有獻珠寶的,有獻古董的,慈禧都一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