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處。白話文從此成了我的一種工具。七八年之後,這件工具使我能夠在中國文學革命的運動裡做一個開路的工人。”(《四十自述?(四)在上海(二)》)胡適不僅寫文章,而且訓練了他做編輯工作的本領,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我編輯這個雜誌的工作,不但幫助我啟發運用現代口語為一種文藝工具的才能,且以明白的話語及合理的次序,想出自我幼年已具了形式的觀念和思想。”(《我的信仰》)這樣說來,《競業旬報》的寫作與編輯,便是日後胡適思想體系的嚆矢了。
胡適參與《競業旬報》的採編工作,實際上貫穿了他求學中國公學(——)、中國新公學(——)的過程。因為###,胡適隨一些激進同學離開公學,自辦新公學繼續學業,同時又兼了新公學低階班的英語教師、兼批改作文(饒樹人、楊杏佛、嚴莊、張奚若便是這時期他的學生)。其間,他還因為腳氣病發,一次在上海南市瑞馨泰茶葉莊、一次回老家上莊養病,因此接觸了中國古典詩詞,並試著寫了不少,因此在中國公學校園裡得了個“少年詩人”的名聲。1909年10月,中國新公學與中國公學合併,新公學學生可以自由回老公學去,胡適和一些同學不願回去,就租住文監師路(今海寧路)南林裡,閒居上海了。
海寧路,昏天黑地胡混,度過精神大轉機(1)
《胡適評傳》的作者李敖說過:“胡適之不是輕易被瞭解的人。”誠然,謙謙君子胡適,新公學解體離校後,考取二期“庚款”留學美國官費生前,在上海1910年沉悶的春天,有過一段黑色的日子。
中國新公學誕生於中國公學爭取共和鬥爭###之時。退出老公學的學生自動捐款,加上社會資助、支援,租賃愛爾近路慶祥裡作校舍,學生自己管理,(部分學生為之犧牲自己的學業),兢兢業業辦校,爭口氣讀好書,艱苦悲壯地支撐了一年多時間,終因經費拮据到十分嚴重的程度,難以為繼了。老公學雖然在吳淞造了新校舍,但生源貧乏,主動招呼新公學。後者藉以中國新公學這塊牌子在社會上有響亮的優勢,與老公學談判合併,160多人的新公學大部分學生回去了。曾為之奮鬥的胡適的心境,正如他一首五律中所言:“淒涼看日落,蕭瑟聽風鳴。應有天涯感,無望城下盟!”他和他的革命黨的四川同學林君墨(恕)、但怒剛(懋辛)、吳仲實(恂昌)等就因“為一個理想而奮鬥,為一個團體而犧牲,為共同生命而合作”,“精神上留下磨不去的影子”而拒不回去。胡適因此兩個公學都沒有畢業,流落社會了。
胡適還有一重難言的苦衷:績溪家庭經濟已敗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大哥、二哥和母親分家(三哥因已承繼出去,且已亡故,無權分家,但他的###子女,馮氏還是收留了他們),胡適寫信回去,打腫臉充胖子說,“我現在已自立,不要家中的產業”。“其實家中本沒有什麼產業可分,分開時,兄弟們每人不過得著幾畝田,半所屋而已”。在這樣的困惑境況中,胡適如何能返鄉?他沒有本領收拾家庭殘局!
幸好,他的中國公學英文老師王雲五好意推薦他到華童公學做國文教師(1910年2月),有了一筆固定收入。華童公學是租界工部局所設的專收貧民子弟的學校,但內部腐敗,教員間互相傾軋;學生年齡有二十或十一二歲,極難駕馭。新公學解體後,胡適拿到二三百元(教英文課)欠薪。這樣總算在上海住了下來。
人與群分,他與林、但、吳三同學合租南林裡一所房子的西屋。還有一位叫唐桂梁蟒的同學,是戊戌變法六烈士之一唐才常的兒子,亦是趣味相投,密切往來。他們都是日本留學生,都有革命黨的關係,1910年的黃興廣州起義失敗,接著汪精衛謀炸攝政王載灃失敗,以及早二年的欽州起義失敗、河口起義失敗、安慶起義失敗,他們中瀰漫著悲觀、失望的情緒,愛發牢騷,行為不檢點。正巧房子東屋住著一個混血的德國籍教員何德梅。此人不簡單,能說廣東話、上海話、北京官話,什麼中國的玩意兒(吃喝嫖賭)都在行。他把西屋這群青年帶上了,“從打牌到喝酒,從喝酒到叫局,從叫局到吃花酒,不到兩個月,我都學會了”。不過墮落還是有限度的,因為“我們都沒有錢,所以都只能玩一點窮開心的玩意兒:賭博到吃館子為止;逛窯子到吃‘鑲邊’的花酒或打一場合股份的牌為止。”但隨便怎樣,“我那幾個月之中真是在昏天黑地裡胡混,有時候,整天的打牌;有時候,連日的大醉。”(《四十自述(五)我怎樣到外國去》)
這種胡混,有胡適的日記為證——
近日百無聊賴,僅有打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