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勇力又不足以消滅敵人,怎敢妄自晉見大王呢?而且,當吳國軍隊入侵郢都的時候,我因為害怕而逃避他鄉,並不是有意追隨大王的。如今大王要廢置法律召見我,實在是很不合理的啊!”(《莊子》雜篇第二十八章《讓王》)
這篇文章是選自《讓王》二十八章,一般人都認為這是杜撰的。
第十章 抱一(1)
載營魄抱一 (2 ),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3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4 )?明白四達,能無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語譯]
你能攝持軀體,專一心志,使精神和形體合一,永不分離嗎?你能保全本性,持守天真,集氣到最柔和的心境,像嬰兒一樣的純真嗎?你能洗淨塵垢、邪惡,使心靈回覆光明澄澈而毫無瑕疵嗎?你愛民治國,能自然無為嗎?你運用感官動靜語默之間,能致虛守靜嗎?你能大徹大悟,智無不照,不用心機嗎?
這些事如果都能做到的話,便能任萬物之性而化生,因萬物之性而長養。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興作萬物而不自恃己能,長養萬物而不視己為主宰。這就是最深的“德”了。
莊子寫了一篇老子的對話,其中提到了許多思想,和本章大義大為相符。
一、保全本性的常道
南榮趎帶著糧食,走了七天七夜,到達老子的住所。
老子問他說:“你從楚國來的嗎?”
南榮趎回答說:“是的。”
老子又問:“你怎麼和這麼多人一起來?”
南榮趎吃驚地回過頭看了看。
老子笑了笑說:“你不知道我所說的意思嗎?”
南榮趎羞愧地低下頭,然後嘆息一聲說道:“我不知道該怎麼樣來回答你的問題,而且也忘記了自己此來是要問什麼?”老子懷疑地問:“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南榮趎回答道:“有件事很叫我煩惱。如果我不求知,人家說我愚蠢,如果我得到了知識,反而使自己傷腦筋;如果我不學仁,會害人,行了仁,又擔心違背大道;若說我不行義,會傷人,行了義又憂愁自己會違背本性。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些困擾啊?這就是我老遠趕來向你請教的原因。”
老子說:“剛才我看你眉目間的神態,就已經瞭解大半,現在聽你這麼一說,就知道我所想的沒有錯了。你的樣子看起來既像失去雙親的孤兒,又像拿著小竹竿去探測大海的人。唉!你已經失去了自我。雖然你想恢復自己的本性,但是又不知道從何做起,所以你的心才會這麼混亂,我實在為你感到難過。”
南榮趎回到家中,拋棄那些擾他的俗事,專心致力於道德方面的修養。十天後,他仍然覺得心裡鬱悶,於是又來見老子。
老子說道:“你已經洗淨了本心,所以體內已充滿了精氣,但是你的內心還存著一些繫累,這就是導致你煩惱的因素。請記住,當你的耳目受聲色引誘時,不可去控制它,應該不用心智來平息耳目的紛擾。
“當你的心智被物慾所繫時,千萬不要控制它,一定要盡力斷絕心神的活動。耳目心智被外物所擾,即使有道德的人也不能自持,何況那仿效大道而行的人?”
南榮趎說:“有個人病了,他的鄰居去看他,病人把自己的病情告訴了鄰居,但是來探望他的人並沒有因為聽到了病情就使得自己也生病;而我聽了你的大道,倒像是吃藥反而加重了病勢。你還是告訴我一些保全本性的常道吧!”
老子說:“要知道保全本性的常道,先得問自己有否離本性?能使本性自得嗎?能不必卜筮就知道吉凶嗎?能安守本分嗎?能不追求外物嗎?能不仿效別人而求於自己嗎?能無拘無束嗎?能隨順物性嗎?能像赤子之心嗎?
“赤子整天號哭,聲音卻不嘶啞,這是心氣和順的極致;整天握拳而不拿東西,這是德性自然的結果;整天看而眼珠不動,是看不偏向的結果;走路沒有目的,停下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是隨順外物,與之同浮同沉罷了。而這就是保全本性的常道。”(《莊子》雜篇第二十三章《庚桑楚》)
老子把人性非惡比作“嬰兒”和“璞”。
二、天徒與人徒
心裡誠直的和天理同類(天徒),既和天理同類就知道:人君和我無分貴賤,全屬天生。……人們將稱我做“童子”,它的意思就是“和天同類”。
第十章 抱一(2)
外貌恭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