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教育方向和對策,使親子之間的溝通順利進行,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如上述事例中,當孩子講出“我們班小朋友都這樣說”的理由之後,媽媽馬上從孩子的反饋中得知,他並不知道“你真蠢”是粗話。於是她對孩子的教育馬上就轉向了告訴孩子,那句話是粗話,代表什麼意思,人們聽了這樣的話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從而使孩子認同“你真蠢”這句話就是粗話。當媽媽再告訴孩子,講粗話的孩子不是講禮貌的好孩子,這樣,孩子為了當一個好孩子,就不會再講粗話了。因此,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是既治“標”又治“本”的。
那麼,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種種反饋呢?其實,具體來講,應對孩子的反饋是有一些基本步驟的:
第一步: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都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不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含義——孩子並不認為“你真蠢”是髒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的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第二步: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知道講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可以透過事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承擔自己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何種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題。
方法二:為孩子營造適於成長的環境——氛圍效應
一位專家應一個學術會議之邀,作一個講座,可他到了會場才發現,來的人只有十多個。他比較尷尬,可不講又不行,於是隨機應變地對聽眾說:“會議的成功不在人多人少,*第一次黨代會才到了12人,但意義非同小可。今天到會的都是精英,因此我更要把課講好。” 。。
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學(5)
這句話把大家逗得開懷大笑,啟用了氣氛。再加上專家講課充滿激情,最後這次講座進行得非常成功。
這位專家就很懂得氛圍效應的重要性。其實,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在教導孩子時,也要注意營造符合教育內容的氛圍。例如,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要嚴肅,而不能一邊陪孩子玩鬧,一邊指出孩子的錯誤;當家長陪孩子娛樂時,就要放下架子,而不能帶著家長的威嚴與孩子做遊戲。另外,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家長也要為孩子創造和諧、溫馨的氛圍,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關於家庭氛圍的營造,德國的家長做得特別出色,他們從來不會苛求孩子必須取得好成績,必須拿第一;他們從不輕易對孩子發脾氣,夫妻之間也總是和睦相處;他們懂得給孩子自由,關於孩子的事情,他們從來都是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他們甚至還強調:一個“硝煙瀰漫”,缺乏關愛和歡樂的環境中,是不能培養出健康孩子的。
然而,中國家長在這方面的做法好像遜色很多——
孩子放學回到家,家長們所說的第一句話一般都是“去做作業吧”!
每次考試成績公佈後,有很多家庭都會瀰漫著“硝煙”,甚至還會有暴力劇上演;
中國的家長很少與孩子一起娛樂,即使有時家長會與孩子一同看電視,但這種極少的共同娛樂還往往以爭吵而結束,因為家長與孩子會在頻道的選擇上出現分歧;
……
心理學家表示,不和諧的家庭氛圍很不利於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因為大量事實表明,孩子只有在和諧的環境下才會進行冷靜的思考,才會理解家長的苦心,從而願意與家長合作。而在緊張、訓斥、爭吵的環境下,孩子只會找理由欺騙家長,或者故意與家長頂撞、作對,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