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4/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寫了一封長達九頁的書信,洋洋灑灑兩千言,介紹了發行工作的情況,特別是當前發行任務 與工作條件不相適應的情況。這封信今天看來,披露了不少有價值的資訊,比如當年《中國》創刊號的徵訂數是七萬多,另一由新華書店發行的雜誌《青年一代》有五百萬冊,當 年是由新華書店包銷而不是由市場決定印數等,對今天仍有借鑑,因此照錄如下:
敬愛的丁玲同志:
您好。我是新華書店的一個工作人員,見到一月五日《經濟日報》上發表的您關於建議報刊上討論出版體制問題,我是深表贊同。出版工作,包括髮行工作在內,在體制方面確實 存在不少問題。您是我國文化界的老前輩,我很希望在不影響您創作和身體健康的前提下,能到出版系統來,也能到發行系統來,聽聽各方面的情況,特別是聽聽基層書店的同志 對解決“買書難”的一些看法。
五日《經濟日報》上您提到關於《中國》文學雙月刊的發行問題,就我所知,我想提供一些情況供您瞭解。雜誌按規定是由郵局發行的,書店主要是發行圖書,但有時創刊的雜誌 已過郵局徵訂的時間,為了解決新創刊雜誌的發行問題,書店有時也接受雜誌的短期發行。《中國》文學雙月刊就是這種情況。五十年代規定雜誌由郵局發行,主要是考慮郵局可 接受讀者按月、季、年預訂,而書店主要是能零售,所以當時書店有關雜誌發行的人員、資料、裝置都移交給了郵局。
據我向負責發行的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