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3/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1985年8月延澤民有一次到醫院裡去看丁玲時說:“作家協會很不正常,雪燕來了三年 不給分配工作,瑪拉沁夫愛人在內蒙是優秀黨員,來了幾年不給分配工作。”後來雪燕在茅盾研究學會任副秘書長兼《茅盾全集》編輯室副主任,來《中國》之前,關係在中國現 代文學館。
9月20日,《中國》向作協上報了牛漢的《擬調幹部登記表》:“牛漢同志是副主編,一直主持編輯部的日常工作,但目前是兼職,不能集中精力於《中國》,因此,應儘快調入。 ”
10月10日,經研究商議,陳明代丁玲給作協黨組打報告,就《中國》的編制職務系列報了一個方案,主要內容是:
關於主編:原主編丁玲留任。另一名主編舒群同志因體弱多病,幾次主動提出,明年起不再擔任主編,擬予同意。原有副主編(除劉紹棠同志外)一律留任,牛漢為執行副主編, 另請黨組指定一名成員任副主編。 電子書 分享網站
7。 寄厚望於牛漢(2)
取消原編輯部,設三個編輯室,第一室主任馮夏熊,第二室主任楊桂欣,第三室主任雪燕、副主任王中忱。
關於刊期,《中國》擬於明年一月由雙月刊改為月刊,每期八個印張,定價九角六分,改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0月12日,唐達成在這份報告上批道:“請黨組同志傳閱,在黨組會上議定。”
不久,作協人事室提了幾條意見:第一,15人編制設三個編輯室,人員的職務配置必然頭重腳輕,需縮簡機構;第二,牛漢同志已過離休年齡,不宜調入,如工作需要,可商得牛 漢同志同意,離休後聘用;第三,希望按正式呈報手續呈報作協人事任免。
11月29日晚,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鄧友梅給陳明打電話說,黨組同意丁玲的報告,但是牛漢已經年過60,調動有阻力。
《中國》對原方案進行了一些修改,12月12日向作協呈報了《〈中國〉人員編制定員任務計劃方案(草案)》。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報告的落款是“《中國》文學社”,不再以丁 玲個人名義出面。這也是第一份由《中國》文學社打給作協的報告,以後他們就要直接出面與作協打交道了。
這是一個全面的報告,不僅講了人員編制,也申述了《中國》的辦刊方針,行文風格簡潔務實,與以往的報告明顯不同:
一、《中國》的任務:
1。 《中國》經上級批准,國家出版局登記,作協黨組領導,1985年元月創刊,為大型文學雙月刊,每期16個印張,40萬字,它的宗旨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團結老中青作家,鼓勵 風格流派的競賽,扶植文學青年成長,促進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
2。 從1986年1月改為月刊,每期八個印張,20萬字。注重藝術性思想性,雅俗共賞;直麵人生,把真實、深刻、新穎、精闢的文學作品,奉獻給廣大讀者;除陸續發表老年中年作 家的作品外,面向青年,扶持和培養廣大的青年作者,辦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刊物。
二、編制、任務:25人新批編制15人,實有人數20人。參照《人民文學》、《詩刊》等編輯部定員標準和有關規定,1986年改為月刊的《中國》編輯部的編制,至少應為25人。
1。 主編1人,由作協黨組批准任命,全面領導編輯部的業務、行政工作,主持確定刊物的方針任務,審定重點選題、稿件和版面,以及其它有關重要工作。
2。 副主編2人,由主編提名,經作協黨組批准任命,協助主編處理上述各項工作(其中執行副主編1人,主持編輯部的日常工作)。
3。 設兩個編輯室(處級),每個編輯室10人左右,並設正副主任各一人,由主編提名,作協黨組批准任命。
……這個報告,由曾克與雪燕兩人一起交到中國作協,她們同時還反映了幾個意見:這個方案是按改出月刊的需要報的,丁玲同志不佔編制。一編室主任馮夏熊,副主任楊桂欣;二編 室主任雪燕,副主任王中忱。改月刊,15個編制少了,但沒辦法解決,需要臨時找退休後拿補差的或僱請臨時工5至10人,一年約需4千至8千元工資,財務上有無辦法開支?她們還 反映,牛漢同志不同意離休,希望由作協聘任。
12月27日,作協人事室下發任職通知(作人任字'85'第17號):
經作協黨組1985年12月26日第21次會議研究決定,任命:丁玲同志為《中國》文學社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