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陽盛質方:梔子5克、淡豆豉5克、蘆根10克、白茅根15克。
附錄2 古今名人養生經驗
名人養生歌訣
●孫思邈養生歌
清晨一盤粥,夜飯莫教足。
撞動景陽鍾,叩齒三十六。
大寒與大熱,切莫貪色慾。
坐臥莫當風,頻於暖處浴。
食飽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
壽夭休論命,修行在個人。
●孫真人衛生歌
天地之間人為貴,頭像天兮足像地。
父母遺體宜寶之,箕裘五福壽為最。
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並大醉。
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失真元氣。
欲求長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還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還延命。
貪慾無窮忘卻精,用心不已失元神。
勞形散盡中和氣,更仗何能保此身。
心若大費費則竭,形若大勞勞則怯。
神若大傷傷則虛,氣若大損損則絕。
世人慾識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
第九講 暢通身體九竅,調理九種體質(15)
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
春噓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閉。
秋呬定收金肺潤,冬吹肺腎得平安。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卻熱難停。
發宜多梳氣宜煉,齒宜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崑崙,雙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鹹。
夏要增辛宜減苦,秋辛可省但教酸。
季月少鹹甘略戒,自然五臟保平安。
若能全減身康健,滋味偏多無病難。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月汗多宜換著。
秋冬衣冷漸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藥。
唯有夏月難調理,伏陰在內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來成瘧痢。
●孫真人養生銘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
神疲心易役,氣弱病來侵。
勿使悲歡極,常令飲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寢鳴天鼓,晨興漱玉津。
妖神難犯己,精氣自全身。
若要無諸病,常當節五辛。
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
壽夭休論命,修行在本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保全元氣法(宋代陳直所著《壽親養老新書》)
一者少言語,養內氣;
二者戒色慾,養精氣;
三者薄滋味,養血氣;
四者咽津液,養髒氣;
五者莫嗅怒,養肝氣;
六者美飲食,養胃氣;
七者少思慮,養心氣。
●清·閻敬銘不氣歌
清代官至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的閻敬銘,因在官場受過許多氣,後悟到還是不氣為好,為此專門寫了一首《不氣歌》: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病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危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命要去。
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清·石成金莫惱歌
莫要惱,莫要惱,煩惱之人容易老。世間萬事怎能全?可嘆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貴和王侯,年年處處理荒草。放著快活不會享,何苦自己尋煩惱?
莫要惱,莫要惱,明日陰晴尚難保。雙親膝下俱承歡,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飯飽,這個快活哪裡討。富貴榮華眼前花,何苦自己討煩惱?
●清·石成金樂志歌
世人各有志,唯我聽自然。我也不思量為王為霸,我也不思量成佛成仙,我也不思量黃金白米倉箱滿,我也不思量家舍田園阡陌連。但願草鋪一覺眠,但願布衣常護體,但願茅屋不穿天。有時薄酒飲幾杯,有時好書讀幾篇,有時散步明月下,有時高歌好花前,隨時皆穀旦,到處是桃源,無榮又無辱,快活似神仙。如此足矣,更何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