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K哪暌院螅�蚊懶湎虢�侵狙侵菝房彩校∕acon)的葛雷仙中學(Gresham High School)唸書的時候,卻吃了閉門羹。根據當地報紙的報導,葛雷仙中學拒收宋美齡,是因為她不是白人。留美中國學生所辦的《留美學生月報》的編輯,特別為了這件事致書位在梅坎市的衛斯理言(Wesleyan)大學的校長安司沃斯(W。 N。 Ainsworth)。安司沃斯的回信回答得非常技巧。他解釋說問題不在種族歧視,而是學校爆滿。他說:“宋美齡小姐最近被所有梅坎市的公立學校拒絕入學。理由是,根據喬志亞州州議會的規定,該市的公立學校是為畢卜縣(Bibb County)的公民所設的。如果收了外人,就恐有剝奪當地納稅者受教育的機會的可能。她想進的學校已經人滿為患。”' “Not Question of Race; But of Room;” Th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 (November 1910); p。 102。'安司沃斯校長接著解釋說,他已經為宋美齡請了一個家庭老師,並且讓她住在衛斯理言大學。他說這樣做,更符合宋美齡父親宋家澍的要求。宋家澍要他的兩個女兒在一起,而當時宋慶齡就在衛斯理言大學上學。不管到底是因為種族歧視,還是因為當地學校人滿為患,宋美齡在兩年以後,也進了衛斯理言大學就讀。但後來她轉學到麻省的衛斯理女子學院(Wellesley College),1917年畢業。' 詳情請參閱筆者的“Educating ‘Pillars of State’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05…1931;” Chapter 2。'
宋美齡的故事充分地說明了當時中國人即使過了移民局那一關,進得了美國,也並不表示就天下太平了。種族歧視可以是如影隨形,無孔不入的。我們且回國頭來說完舊金山碼頭那個主要是用來囚禁中國人的“棚房”的故事。由於那個“棚房”太小不敷使用,地點又不理想。於是,就開闢了那有名的“天使島”(Angel Island)。所謂的“天使島”是美國移民局在1910年到1940年之間,在加州舊金山灣裡的“天使島”所設的移民檢查站。' The Asian American Encyclopedia (New York: Marshall Cavendish; 1995); ;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32…35; Jack Chen; The Chinese of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0); 188…189。'從亞洲來的旅客,在抵達舊金山的時候,如果一切證件齊全無誤,通常最多隻要幾天就可以獲准登岸。其它有問題的——多半是中國人——則用渡船載到“天使島”,關進拘留所裡,等待進一步的審訊。審訊的過程一般說來是兩到三天。被判拒絕入境的人,有上訴的權利。但是,上訴成功的機會很小,而且既費時又費金錢。在“天使島”被拘留最高的記錄,長達兩年之久。
唯一受到特殊待遇的中國人似乎是清華的留美學生。因為移民局官員知道他們是所謂的“庚款學生”(Indemnity Students),是用美國退還的庚款送到美國留學的;他們不但集體行動,而且有帶隊護送的專員——可以是清華的校長、院長或教授——不太可能是以學生為名,而以偷渡為實的華工。就因為這個原因,從1909年開始派送庚款留美生開始,每年八月中下旬,清華留美生所搭乘的郵輪,總是像磁鐵一樣,吸引了其他三五成群的公、自費生,浩浩蕩蕩地載著每年人數最眾的中國留美學生駛向舊金山或溫哥華。留美學生另外一個類似買保險的作法,就是一定要乘坐郵輪的頭等艙,以便向美國的移民官顯示他們不是沒有錢、坐三等艙想混進美國的華工。享受公費的清華留美生既然由國家出錢,自然是搭乘頭等艙的嬌客。
揚帆西渡仙山,求救國靈芝(1)
清華留美生還有幾個與眾不同的地方。他們除了每個月有八十美元的獎學金以外,還有赴美的治裝費以及裝置他們行頭的手提箱和行李箱。當時男學生出國,訂做西裝自然不在話下。庚款以及後來清華的學生有學校發給的三五百元的治裝費。在清朝覆亡以前,唯一頭痛的問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