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4/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的41年間,共製造了40艘各類艦船。儘管福建船政局在經營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其在中國近代史上卻抹有濃重的一筆:其奠定了中國輪船製造和海軍建設的基礎。用當時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話說:“創始之功甚偉!”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作為福建船政局的組成部分,福建船政學堂的創辦,標誌著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的問世。從1866年到1912年,福建船政學堂為中國培養了504名海軍各類人才。嚴復、鄧世昌、劉步蟾、林泰增、林永升、薩鎮冰等著名海軍人物,都畢業於這所學校。
所以,左宗棠在中國海軍建設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一筆。
(四) 嘔心瀝血的“賣國賊”——李鴻章的軍事改革
李鴻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晚清軍政重臣,洋務派首領,淮軍、北洋海軍創始人和統帥。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慘遭失敗,古老落後的封建軍事制度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和挑戰,一些有識之士開始了中國近代化軍事改革的嘗試,李鴻章就是此項改革的先驅。他基於對國內外形式及軍事制度的瞭解,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在19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近代化的軍事制度的改革。
1。 呼籲改革兵制
兵役制度是關係軍事近代化程度高低的一項重要制度,綠營八旗以世兵為主,湘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