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3/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落建起了簡易的教堂,於是地名中有了“天堂”二字。
“芃”字絕對是本土的,跟“朋”字同音,形容獸毛蓬鬆,或者草木茂盛。不知道哪個識文斷字的老者定下了這個“芃”字。於是,土洋結合,就有了“天堂芃”。
到了1998年,一條公路就像現代文明的胳膊,終於伸向了天堂芃,山民們別提多高興了。他們不知道,投資修路的人,並不是為了方便他們出行,那竟是為了掠奪他們的安靜生活而開創的一個通道。
不久,開礦的來了,伐木的來了,房產開發商來了。山民們眼看著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環境一天天變得陌生,他們的居留地越來越狹小,終於醒過腔來,結集了幾十號人,分6臺四輪拖拉機,晃晃蕩蕩來到了佳木市,要找政府說個理。
他們的交通工具進不了城,在郊區被警察限行了。這些山民徒步走到市中心,找到政府,卻進不了門,不知道誰給出了主意,這些人就在政府大門口靜坐抗議。
記者在省城《環境監察報》工作,總編輯聽說了天堂芃山民跟開發商鬧矛盾的事兒,立即派他來到佳木市採訪。
天堂芃太偏僻了,沒有公共汽車,不然他就不會搭乘黑摩的了。
偶爾有大卡車從身邊轟隆隆地駛過,捲起沖天的塵土。記者走在樹蔭下,感到一陣陣噁心,他懷疑自己中暑了。幸好前面路邊有個瓜棚,他趕緊走過去,想買個瓜解解渴。
瓜棚呈三角形,很低,瓜棚前坐著一個老頭,遠遠地扭頭朝他望過來。記者又朝前走了一段路,當他能看清那個老頭鬍子的時候,發現老頭在笑。他不知道老頭笑什麼,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他走到老頭的跟前,老頭還在笑,嘴裡說:“吃瓜!”
記者說:“大爺,您幫我挑個沙瓤的!”
老頭說:“放心吧,都是沙瓤的!”然後,隨手撿起一隻瓜,又抄起一把鋒利的菜刀,麻利地切成了八塊,“吃吧吃吧。”
記者朝瓜棚裡看了一眼,也許是太陽太刺眼了,他感覺裡面很深,黑糊糊的。
他拿起一塊瓜三下五除二就吃掉了,抹抹嘴巴,然後說:“大爺,這裡離最近的村子有多遠哪?”
老頭笑吟吟地望著記者的眼睛,說:“再走四五里路就到了。”
記者說:“謝謝。”然後,他接著吃瓜,他感覺他吃到了全世界最好吃的瓜。
很快,他就把一個西瓜吃完了,就問那個老頭:“多少錢?”
老頭搖搖頭,說:“不要錢,我的瓜隨便吃!”
記者盯住了老頭笑吟吟的臉,不再說話了。他應該感到這個地方民風純樸,卻不是,不知道為什麼,他感覺這個老頭有些古怪。
老頭迎著他的眼光,笑吟吟地和他對視。幾秒鐘之後,記者忽然有點害怕,他低聲說:“謝謝您的瓜……”然後轉身就走了。
他一直沒有回頭,他感覺那個老頭一直站在原地,等著他回頭。
公路朝山上爬去,記者越走越高。走出了一里多路,記者實在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他發現那個老頭不見了。這倒沒什麼,問題是那個瓜棚也不見了。此時,他居高臨下,視線不可能被樹擋住,那麼,瓜棚和老頭到哪兒去了呢?
第137章 幻術故事——《天堂芃》之二
接著講《天堂芃》——
記者吧嗒吧嗒嘴,還有瓜的味道,這說明剛才不是幻覺。
難道那個老頭在他離開之後,迅速把瓜棚拆掉了?速度不可能那麼快。
那是怎麼回事?
他認定他想不出結果,那就不想了,繼續趕路吧。
他頂著毒辣辣的太陽,又朝山上走了四五里路,四周除了樹還是樹,漫山遍野的蟬叫得人心煩,卻不見一個房屋。站在盤山公路上朝下看,距離谷底有近百米深。路上再沒有卡車經過了。記者有點心虛了,掏出手機,想給單位打個電話,卻發現這個地方竟然沒有訊號!這下他心裡更慌了。
他只有一個選擇——繼續朝前走。現在到了高處,風更大了,他好歹感覺涼爽了一些。走了半天,還是不見村莊。
難道那個摩的司機說謊了?他為了多要車費,可能把路說遠,不可能把路說近。難道那個瓜棚老頭說謊了?兩個人素昧平生,他沒必要騙他啊。
終於有一輛卡車迎面開過來,記者趕緊停下來揮了揮手。他並不是要打道回府,他只想問一下司機,前面多遠有村子。沒想到,那輛卡車根本沒有停,轟隆隆就開過去了。
記者嘆口氣,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