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此人風采英姿,令我憶起當年的一位少年人來。”
曹操一聽,忙道:“那少年是誰?”
許褚道:“當年呂布奪了主公的青州,北面又被袁紹逼迫,處境十分兇險時,不是曾蒙一位自稱孔明的少年人相助,以”進而不攻、圍而不擊“的妙策,終於打敗神勇無敵的呂布嗎?而諸葛亮此人,甚有當年那少年英俠孔明的風采,我懷疑莫非諸葛亮便是當年的孔明嗎?”
曹操一聽,神色不由連變數變,心中又悔又恨又驚又奇,複雜之極,好一會,他忽地想起,徐庶曾在夏侯惇出師前,大讚諸葛亮,顯然徐庶深知這諸葛亮的來歷!便立刻道:“快!
快請徐庶進帳見我。“
徐庶被召了進來,曹操也不待他參拜,劈頭便道:“請問元直!那諸葛亮是否即孔明呢?”
徐庶微一怔,道:“諸葛亮字孔明,若依此來看,諸葛亮與孔明,其實是同一人也,丞相為甚有此一問?”
曹操一聽,不由仰天嘆道:“我白白丟失一位曠世奇才也!實不相瞞,我早年曾獲少年人孔明相助,打敗呂布,我今日之大業,孔明之功不少也。可惜後來他不辭而別,我為此而傷心了多日啊!我所慮劉備者,便是此人以仁義示世,甚得人緣,擔心如孔明這等曠世奇才,被他招納,則他便如虎添翼也!今日果然不幸而被我料中,孔明即今日的諸葛亮,我為此將寢食不安也。”
徐庶默言不語,心想: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前因後果!
許褚見曹操為孔明如此感嘆,不由大叫道:“主公放心,劉備和孔明已逃到樊城,樊城離新野不遠,許褚願率精兵三萬,直搗樊城,將劉備和孔明殺了,主公豈非可以安寢無優麼?”
曹操卻不以為然的嘆了口氣,道:“劉備有負於我,殺其今不足惜,但孔明我有負於他,我豈忍殺之?況且如此曠世奇才,又怎可輕易毀掉呢?好不教人為難也。”
曹洪道:“主公既不捨殺孔明,如今我大軍壓境,劉備僅憑萬餘兵力,自知必難堅守樊城,不如派人前去,向劉備招降,瞧在孔明的臉面上,儲存城中軍民的生命,更封劉備高官厚爵,他必心動矣。”
曹操一聽,欣然點頭,對徐庶道:“我本欲以大軍踏碎樊城,但為顧及城中百姓生命,願招降劉備。公可前去樊城,告訴劉備,若肯來降,前罪一概赦免,更可封官進爵,保其榮華富貴。他若再執迷不悟,我必屠盡城中軍民,踏開樊城!公願意去嗎?”
徐庶的母親,已因被曹操所逼,自殺而死,徐庶已發誓,今生不為曹操謀一策了,但此時為樊城百姓生命擔憂,只好答應往樊城一行。
徐庶抵達樊城,劉備、孔明親自接見,三人敘舊,均十分感慨。
徐庶對孔明道:“曹操已醒悟,當年曾助他大敗呂布的少年人,便是今日助劉公的諸葛亮了!曹操因此甚有招納孔明你之意呢。”
劉備一聽,不由大驚道:“曹操當日已令我失元直你,今日又要我失去先生麼?若失去先生,則如斷劉備命脈,乃天亡我劉備也。”
孔明淡然一笑道:“我少年時,之所以助曹操打敗呂布,不過欲藉曹操之力,解救東平島無辜百姓生命罷了,並非欲圖甚榮華富貴,當年如此,何況今日呢?曹操殘暴,驕狂日甚,絕非明賢之主,我又怎會受其招納呢?元直欲作劉備的說客,只怕是白走一趟了。”
劉備一聽,這才以手加額喃喃道:“先生明志,有如賜劉備重生之機也!蒼天佑我。”
徐庶微笑道:“我亦知曹操所以派我前來勸降,目的乃在孔明公之故,而收買人心,因曹操已知孔明公當日舍他而去,乃因曹操殘殺徐州百姓之罪孽也,徐庶之所以前來,不過是為告知一事。”
孔明含笑道:“元直兄欲告何事?”
徐庶道:“曹操已部署五十萬大軍,準備分作九路,先填平白河,再攻樊城,樊城無險可用,只怕已難守祝曹操若攻陷樊城,必大開殺戒,樊城軍民必遭其屠戮,因此孔明公宜作萬全之策。我來此目的乃在於此,說完只怕便須趕回去了。”
劉備忙道:“元直難道不可以留在樊城,助劉備一臂之力嗎?”
徐庶長嘆一聲道:“我母已因我之故自殺而死,我已抱恨終生矣。若我不回,曹操必遷怒於樊城百姓,屆時徒增殺戳而已,徐庶因此不得不回。我身在曹營心在漢,誓不為曹謀一策。況且劉公有臥龍匡助,勝我多矣,何愁大業不成?徐庶告辭了。”
徐庶離開樊城,返回曹中軍大營。徐庶來見曹操,說劉備並無投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