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人是都察院貴州道監察御史呂行,原浙黨的人現在是魏忠賢手下的一張王牌。
第七百八十一章 翻舊賬
“汪大人,你可知為何會身處此地?”
呂行來到汪文言的面前,先是環視了一眼四周的刑具,然後用手在鼻前扇了扇瀰漫著的血腥味,不動聲色地問向了汪文言。
“本官不知,還望呂大人明示。”汪文言臉色煞白地望著呂行,很顯然呂行出現在這裡並不是什麼好事。
實際上,當汪文言被帶進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的那一刻,他就應該知道他這次完了,詔獄可不是想進就能進的,需要足夠的份量才能被抓進詔獄,在大明能進詔獄已經成為了身份和地位的一種象徵。
同樣,進了詔獄後要想從裡面出來更是難上加難,怎麼得也要嚐嚐詔獄裡的那些令人不寒而慄的刑罰,搞不好小命都會丟在裡面,而且死了就死了連喊冤的地方都沒有。
“汪大人,你以前做過的事情肯定記憶猶新,今天本官不說別的,僅說一事,望你能如實相告,這樣對大家都好。”
呂行微微一笑,沉聲向汪文言問道,“汪大人,廣寧大敗後有人出十萬兩銀子給熊廷弼大人買平安,那筆錢去了哪裡?”
“熊大人!”汪文言聞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後臉色大變,眼神隨之變得十分慌亂。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廣寧大敗後遼東經略熊廷弼和廣寧巡撫王化貞的命運了。
廣寧大敗後,東林黨和還沒有倒臺的齊楚浙三黨為了廣寧大敗的責任歸東林黨的王化貞還是楚黨的熊廷弼爭吵不休,都想為自己一系的人開脫。
周所周知,王化貞從廣寧城逃出來後與前來增援的熊廷弼在大淩河相遇後,王化貞建議退守寧遠城,可遭到了熊廷弼的一口回絕。
熊廷弼認為廣寧失守以後錦州和寧遠都已經不再有守衛的價值,為了不給後金兵留下人口和資源,應該把關外的人口全部遷入山海關關內,帶不走的東西全部燒掉,堅壁清野。
說起來,遼西走廊在當時並非軍事重地,錦州和寧遠只是兩座普通的衛城,兵力也不多,明朝在遼西的防守核心是廣寧,遼西走廊屬於後方,天知道城高牆後的廣寧城竟然這麼快就丟了。
熊廷弼和王化貞被押來京城後,天啟皇帝朝臣審問此案,王化貞很快就認罪,畢竟他丟了廣寧城,這是他在廣寧大敗中的最大罪責。
而熊廷弼,雖然關外明軍的兵權掌握在王化貞的手裡,雖然王化貞才是廣寧大敗的罪魁禍首,但由於他拒絕了王化貞守寧遠的建議,率軍撤回了山海關,故而他的罪責比王化貞還要大。
庭審熊廷弼時,熊廷弼對放棄錦州和寧遠率軍退回山海關的原因做出瞭解釋,在他看來錦州和寧遠在廣寧大敗後很難守住,即便守住了也沒有什麼價值,只能是一個巨大的拖累。
遼西走廊地形特殊,沒有太多的地方適合耕種,故而明軍的後勤補給要靠山海關內補給,而後金軍從廣寧城就能得到補給,一旦後金軍發兵圍困錦州和寧遠,首先明軍在後勤路線上就處於劣勢。
另外,考慮到後金軍戰鬥力兇悍,明軍援軍和後勤補給都可能被切斷,這就使得錦州和寧遠的明軍成為孤軍。
故而,在廣寧失守的情況下,熊廷弼認為沒有必要再守衛錦州和寧遠,而是乾脆退回山海關防守,等明軍在山海關整軍備武后再出兵山海關收復廣寧,而後再圖謀收復遼陽和瀋陽。
不得不說,熊廷弼的這個佈置從戰略上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他犯了一個大錯,無論他的這個戰略有多完美以及貼合實際情況,要是沒有經過朝廷的批准而放棄錦州和寧遠,那就是不戰而逃的死罪。
明朝有一條軍法,叫“失土者死”,也就是說如果鎮守疆土的將領失去了疆土,那麼那名將領就是死罪,無論文武百官都對這一點非常清楚。
熊廷弼固然已經被王化貞架空,但他再怎麼說也是大明的遼東經略,對遼東的疆土有著守土之責。
遼瀋之戰時,時任遼東經略的袁應泰本能逃走,但卻選擇了自盡殉國,並不是袁應泰不想活命,實在是遼陽和瀋陽一丟後整個遼東都要落盡後金軍的手裡,他這個遼東經略難逃一死。
故而,王化貞要承擔丟失廣寧城的罪責,主張撤回山海關的熊廷弼則要承擔丟失遼西走廊的罪責。
除非朝廷同意,否則王化貞和熊廷弼就是死也要死在關外,兩人身為明軍的兩大主帥絕對不能退到山海關內。
實際上,後金軍曾經派人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