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將花欲染衣(2)
《天女散花》的劇情也很簡單,只不過為散花一折作鋪墊。
如來命天女試一試菩薩和眾弟子的道行,於是天女吩咐花奴,備好花籃,便來到菩薩講經處散花,花至菩薩身上便即紛紛落去,衣袖不沾。至弟子身上便不落,衣袖著花。於是便得出了結論,菩薩結習已盡。即是說修為達到一定的境界,煩惱被掃除一空,一切悟透,事事不沾不滯,花不著身。反之弟子們結習未盡,思慮沉凝,於是花則落其身,拂之不去。
想必當年梅先生在雲天之上翩然起舞散花的劇照一經貼出,便迷倒大江南北,所謂“水光雲影,搖盪綠波,撫玩無極,追尋已遠”。那個時代的時尚是梅先生在引領。
可想一下,當年的北京城大街小巷盡是胡琴聲聲,尋常巷陌,人們在飯後的老槐樹樹蔭下,哼上兩口。因為普及,便叫做娛樂。曾經的那年那月,京劇並不叫做國粹,卻是後來,人們叫它作國粹,反倒是與它生疏了之故,有高高束起來的意思,玩不起的意思,非主流的意思。而崑曲更甚,成了一份全人類都玩不起的遺產,似是宋的鈞窯,元的青花,快真成了美麗的傳說,怕是若干年後,只在泛黃的線裝書裡才能依稀隱約感覺那些名伶的衣香鬢影,剎那芳華。
我們現在追捧的文化原本是那個時代的大眾娛樂,點點滴滴都滲在了尋常的生活裡,就像民國時候人們日日袖在手裡的鼻菸壺一樣,走在街上,熟人相遇,拿出來比試一下,說說你的官上加官,聊聊我的太師少師。炫耀的已不是壺本身,而是附予它人生的另一種端嚴與厚實。人說:相聲聽的是那慣兒,評書聽的是贊兒,而鼻菸壺玩的即是上面那畫兒。沒事的時候,也可自己拿在手上在人前摩挲幾下,便也生出許多人世的安詳來。馬未都先生說鼻菸壺曾幾何時是全民的一種追捧,我想大概普及率跟今天的手機差不多,人手一個,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街頭酷仔,個個成了拇指一族。
跟當年的京劇一樣,全民一起玩,那已不是文化,是生活。
梅先生當年火爆的程度,今天任何一個娛樂明星似乎跟他都對不上。那時,他是屬於全民的。正如電影裡的梅夫人對著孟小冬說:“他不屬於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