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必須保衛德國,他們將適合並準備在外國領土上前進或犧牲。”
這個徵兆是從“少年訓練”開始的——即為“希特勒青年團”作準備,對10至14歲的少年所作的訓練。“‘少年訓練’是新近得到的、永恆的、無情的真理的一個因素”一本關於這個問題的小冊子作者寫道,“對我們說來,服從一道命令或一道指示是最神聖的職責。這是因為,每道命令均發自負責人,而那位負責人正是我們所信任的元首……所以,德國的父老兄弟們,我們是你們的先鋒。我們這些德國青年的領導者,將你們的兒女進行訓練和教育,將他們塑造成善於行動、善於取得勝利的人們。我們讓他們進了嚴格的學校,鍛鍊他們的鐵拳,提高他們的勇氣,培養他們的信心——對德國的信心。”
加入“希特勒青年團”後,每個男孩子都有一把刻有“鮮血和榮譽”字樣的匕首。他還被告知說,現在,他不但穿上了褐衣,而且要用武力保護它。“這就是說,我們不能容忍任何人對我們做的任何事情。”
()
不久前,逃往英國的一個“希特勒青年團”團員說,“我們比任何一個非軍人優越,如果他們敢於裝腔作勢,我們便可毒打他們。”
1933年前,“希特勒青年團”的目的不外乎是將各階層的青年團結起來,用宣傳和說服的辦法,一方面讓他們與共產黨的各種組織決裂;另方面向他們灌輸為權力而鬥爭的思想。後來,它的任務卻成了讓他們練好體魄,接受政治教育,訓練他們為元首和民族效勞。然而,與民眾的信念相反,他們並未進行軍訓。據希拉希的副官哈特曼·羅特巴舍說,“制服嘛,則是在希特勒青年團成立前青年組織的服裝,不僅在德國有,而且在其它國家也有。”
為了在思想上和體格上讓全民為未來作好準備,希特勒在四年內把全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一大步,連外國人對此也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嬰兒死亡率大大降低,比大英帝國之嬰兒死亡率還低”希特勒當政後,曾七次出訪德國的英國國會議員阿諾爾德·威爾遜爵士寫道,“肺結核和其它疾病大大減少。審判罪犯的法庭從未如此閒過,監獄也從未如此空過。看到德國青年如此健壯,這確是件快事。連最窮苦的人們的衣著也有改善;他們的笑臉證明,他們的心情也愉快多了。”
工作條件也得到了改善——窗戶多了,擁擠程度減小,洗手間也有改進。在“美化每個地方”的口號下,所有辦公室和工作室都保持整齊清潔。花草多了,使勞動者能欣賞自己的環境。這些成績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幻影。工人們從未享受過這樣的特權。羅伯特·雷伊的“勞工陣線”倡議“歡喜出力量”計劃,還為工人們聽音樂會、上劇院觀賞表演、參觀展覽、跳舞、看電影和參加成|人班學習提供津貼。最富有革命性的創舉要算是旅遊津貼。現在,連最卑賤的勞工及其妻兒子女,均可坐上豪華的旅遊船,歡度夢想不到的假日。
“工人們看到,我們是真心誠意要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的”雷伊說:“他們看到,派出去當德國代表的並不是所謂的‘知識階層’,而是他們自己,我們向世界顯示的是德國工人階級。”
在德國,人們還建造了許多不分等級的船隻,僱主和白領們與工人們享受同等待遇,希特勒1月30日在議會演說中說:“德國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且產生了效果。這些效果是最高意義上的民主——如果民主有任何意義的話。”
希特勒這番話的意思,正是這種社會民主的精神。
希特勒致力於團結各階層的人們——猶太人當然不屬此列。他的這種牌號的社會主義既不排斥富翁,也不排斥中產階級。“資產階級切莫以為自己是教育或資本的某種享受者,切勿以為自己已被馬克思的財產觀念與工人們分離”他對一採訪者說過,“資產階級必須像工人一樣,適應社會之福利。”
在實踐中,這種觀念使工人們覺得榮耀,強調了希特勒之社會平等的理論。公共媒介宣傳他是個建築工人、畫家和學生,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員,是坐在司機旁邊的普通人,他吃的飯菜也很簡單。他拒絕接受任何一種名譽學位。在工廠裡向工人們發表演說時,他總是使用暱稱“我們”向他們吹噓說,他也是個沒有地產、沒有股票的人——但他卻沒提到,《我的奮鬥》一書已使他成為百萬富翁。
甚至在武裝力量中,這種平等的精神也可感覺出來。在常備軍中,官兵之間的同志之情比先前要強烈得多;黨衛軍成了民主的典範。在這裡,官階之間的差別已不復存在,有的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兄弟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