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超過蘇聯的問題。他說,中蘇對比,我們快,他們慢的關鍵是,他們的資產階級等級制度根深蒂固,上下級懸殊,貓鼠關係,我們是幹部下放勞動,將軍當兵。他們缺乏群眾路線這一著,即缺少政治,所以搞得比較慢。另外還有幾種差別,工農、城鄉、體腦勞動,沒有破除。毛澤東還說,不管我們走得多快,還是要給蘇聯人留面子,我們一定要讓蘇聯先過渡,我們無論如何要後過渡,我們可以以社會主義之名,行共產主義之實。他還說,我們10年後就可以搞到4億噸鋼,160萬臺機器,25億噸煤,3億噸石油,還有天下第一田。可是,他們搞了那麼久,還沒有過渡,落在我們後頭,現在已經發慌了。他們還沒有人民公社,他搞不上去,想搶上去。我們過渡到蘇聯人前面,他臉上無光。
赫魯曉夫發動突然襲擊(2)
且不說蘇聯人對中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這種方式是否贊成,就是中國人這種不但要超英趕美,而且還要先於老大哥進入共產主義的雄心壯志,就必然使一向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頭人自居的蘇聯人感到很彆扭。
1958年赫魯曉夫訪華時,他就對中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很不以為然。在會談的過程中,赫魯曉夫明確表示:你們這個“大躍進”,我們還是不理解。我們認為有超階段、忽視規律的情況。毛澤東說: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就是聯合的生產合作社多,人多力量大;公,就是社會主義的因素比合作社多,把資本主義的殘餘逐步去掉。這是人民群眾自發搞起來的,不是我們從上面佈置的。赫魯曉夫仍是心存疑慮地說:這些我們就搞不清楚了,只有你們自己清楚。總之你們這裡搞的一切都是中國式,你們比我們更清楚。說到這裡,赫魯曉夫就將話題岔開了。
其實,赫魯曉夫並不贊成搞人民公社。1958年11月,赫魯曉夫訪問波蘭。在同波蘭領導人哥穆爾卡會談時,他說:“中國人現在組織公社。在我國這在30年前就曾有過,對這個我們膩了。可是中國人嗎,就讓他們去嘗試吧。當他們碰得滿頭包時,他們將會有經驗。”哥穆爾卡說:“然而在中國的公社問題上,我們沒有明確的立場。他們取得很大的成就,這是事實。”赫魯曉夫不以為然地說:“你們就試一試吧,我們決不會出來反對你們。”
尤其使赫魯曉夫沒有想到的是,中國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竟提高了毛澤東在蘇聯的威望。當時,莫斯科普遍流行這樣的話: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只有一個理論家、哲學家,這就是毛澤東,而赫魯曉夫只是一個種玉米的實幹家。還有許多蘇聯人認為,中國搞人民公社真正找到了一條通向共產主義的道路,而赫魯曉夫沒有找到這樣的道路。據說赫魯曉夫聽了這些話後非常生氣。
在1959年1月的蘇共二十一大上,赫魯曉夫不點名地批評了中國的“大躍進”,含沙射影地說:“由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向高階階段的過渡,這是個合乎規律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不能任意破壞或越過。”“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分配基本上按照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進行。”“平均主義並不是意味著向共產主義過渡,而是破壞共產主義的聲譽。”“所有制的形式不是可以任意改變的,而是在經濟規律的基礎上發展的,它們取決於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赫魯曉夫在回憶錄中直言不諱地承認:“那個檔案相當中肯地(而且我認為是非常準確地)分析了當時中國正發生的事情,雖然我當時並沒有點中國的名。我們的態度是明確的:我們不同意‘大躍進’。”
1959年7月18日,赫魯曉夫在波蘭的波茲南省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群眾大會上,談到當年蘇聯成立的公社時說,那時許多人還不明白什麼是共產主義和如何建設共產主義,以為既然為共產主義奮鬥,那就直接組織公社,結果公社是組織起來了,但既不具備物質條件,也不具備政治條件(即農民群眾的覺悟)。結果是大家都想過得很好,但又想對公共事業少出勞動,許多這樣的公社都沒有什麼結果。於是黨按照列寧指出的道路,把農民組織到勞動組合中,雖然集體勞動,但按付出的勞動取得報酬。這樣,我們的集體農莊也就鞏固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赫魯曉夫發動突然襲擊(3)
赫魯曉夫講這番話也很不是時候。此時,廬山會議正處於由糾“左”到反右的轉向階段,毛澤東本來就因彭德懷在其信中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有所非議而不滿,恰巧此前彭德懷訪問過蘇聯,這樣使他產生了彭德懷與赫魯曉夫是預先串通好,共同向“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發難的錯覺。在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