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如何引出這個話題,如何引出這些已經失去時效的事件。看來,老老實實向讀者交代寫作初衷不就行了!”
“是啊。”我說,“讀者是記者的上帝。特別是做‘過時新聞’,記者為什麼要舊事重提,記者是怎麼考慮的,記者覺得翻出這些陳年老賬還有什麼新聞價值和意義,這些一定都是讀者心中疑惑的問題。因此,記者就很有必要把你之所以要做這個‘過時新聞’的動機、背景和理由交代清楚。”
這也算操作“過時新聞”報道一個小小的竅門吧。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記者,憑什麼“赫赫有名”?(1)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晴
一個記者,怎樣讓自己有影響力?
做名記者、名編輯,幾乎是每一個新聞人的夢想。然而,在現在的新聞環境之下,資訊如此多元,名記者、名編輯的出現又談何容易!範長江跑一圈《中國的西北角》、穆青寫一個焦裕祿就一舉成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個記者,能夠在圈內有一定的聲名,能夠在一定的範圍內具有影響力,就已經算是很有成就了。只有電視上天天出鏡的新聞主播在全國人民面前混個臉熟,才被公認為是“名記者”,這樣的新聞環境本來就不正常,不說也罷。
而對數以萬計沒有機會在電視上“露臉”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就努力使自己在有限的範圍內“赫赫有名”吧。那麼就要問了,一個記者,憑什麼才能讓自己“赫赫有名”?
今年,4名新參加新聞工作的年輕記者來我們這裡實踐鍛鍊一年。抵達的第二天,我就給他們開座談會,我講的中心意思就是:一個新聞人,從一開始就要規劃好自己的工作,規劃好自己的新聞之路。
走什麼樣的新聞之路,抑或選擇什麼樣的報道題材、從業方式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將決定一個記者一生的成就。
有的記者非常敬業,也非常勤奮,三天兩頭都有稿件面世,報紙上也沒少出現他的名字。但是,並沒有因為他採寫的稿件多,他的影響力或者說他的“名氣”隨著就大。
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看新聞只會關注新聞事件本身,而不會去關心這篇新聞是誰寫的了。除非這篇新聞他覺得跟自己不無關係,或者說他認為的確是篇佳作,才會在瀏覽之餘順便瞅一眼作者是誰。
因此記者要想“赫赫有名”,沒有別的途徑,只能用自己的稿件說話。稿件的影響力,直接決定一個記者的影響力。這聽起來像“廢話”,但實際上,有很多的記者並不明白怎樣讓自己的寫作產生足夠的影響力。
如果不覺得我不自量力、好為人師的話,我說說自己的幾點小體會:
第一,一定不要放下輿論監督的武器。這是一個記者手中所能擁有的最有力的武器。7年前我剛剛調到雲南不久,逮到一個機會,做了一篇揭露某縣為推廣烤煙“樣板田”而強行拔掉農民麥子、與群眾發生激烈衝突的長篇報道,稿件產生的“衝擊波”始料未及,據說當地共有十餘名幹部因此受到處分。這篇精心寫作的輿論監督稿件被認為是我在雲南的一個“精彩亮相”。很多人向我的同事打聽:“你們新來的這個記者什麼來頭呀?”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但要特別提醒的是,很多記者並不缺乏輿論監督的熱情,甚至發展到“熱衷”甚至“狂熱”的地步,但往往又“打”不到點子上,無論什麼雞毛蒜皮,見到就胡亂捅一氣,卻又不痛不癢。這並不有助於提升自己的社會美譽度。人們只會認為這個記者不知輕重,是個不懂事的“小記者”。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記者,憑什麼“赫赫有名”?(2)
如果一面寫批評報道,一面又想著借批評別人撈點“好處”,那你的名聲基本也就徹底毀了。很多人標榜自己是“揭黑記者”,標榜自己是“伸張正義,為民請命”的記者,最終淪為被人所不齒,大抵都是因為不善掂量,捅得不是地方,值得捅的在捅,根本不值得捅的也在捅。
輿論監督一定得少而精,抓大放小,精心選擇監督題材和曝光的時機、頻度。“見好就收,伺機出擊,時不時來它一下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做新聞的智慧。
第二,一定要捨得花比批評報道多出幾倍的氣力作精正面報道。記者越來越有看不起正面報道的傾向,似乎揭露社會陰暗面才是記者的天職。其實不然,正面報道的精品往往為你贏得“滿堂彩”。新中國新聞界的一座豐碑——穆青憑的是寫了焦裕祿、王進喜、吳吉昌、潘從正等一個又一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