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七兩大集團軍,趙承綬騎兵集團軍、蔣系第十三集團軍和*主力紅軍改編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英勇開赴晉北,聯合禦敵。閻錫山親臨前線行營指揮。雁門關內外,硝煙瀰漫,炮聲撼天動地。一方面,前線軍事拼殺異常殘酷,另一方面,整個山西民情沸騰,城鄉民眾從政治上、經濟上全力支前,閻錫山顧全大局號召各黨派團結起來,共赴國難,形成一個國共兩黨有史以來最好的合作期。新劃分山西省內共7個行政專區,有3個專員為*黨員擔任。之所以要講這一段,是想說明,青年們身處二戰區抗敵前線,大敵當前,一心報國,祖國正在急切呼喚,他們並沒有細細察分誰是國民黨,誰又是共產黨,只要是合法條件下的抗日部隊,熱血健兒都會踴躍參加,只要是抗日所需之事,人民都會拼命去做。誰能想及1949年以後的階級鬥爭,竟是那樣涇渭分明?戰友命運沉浮,竟有天地之差?
此時,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全村青壯漢子參軍抗戰,結果,無意當中,一部分人加入了國民黨部隊,一部分人成為*戰士,大夥兒覺得都是一樣的。還有,同一個班的革命同學,分撥兒投入戰地服務,結果一撥人加入了國民黨,一撥人成為共產黨。誰也不曾深謀遠慮,細加分辨,反正都是堅持進步、抗擊日寇的中華陣營。1937年,一個英勇口號響徹三晉大地:“寧在山西犧牲,不到他鄉流亡!”這是一部中國聯軍抗擊外敵,氣吞山河的不朽史詩,遲早會公正地訴諸世間。
日寇攻陷太原城,趙黛莉,她該向何處去?
十八 從克難坡到嘉峪關(1)
趙黛莉——梅生老人深陷回憶中。講述之間,女兒趙健時有提醒間或加以補充。故事迅速向前推進,黛莉命運如萍,大大出人意料。
國難當頭,人心思戰。趙黛莉獨在家中收拾行裝。她不知道自己歸宿所在,只知道自己決心不改。有關無政府主義的心愛書籍,有關巴金的往來書信,打包起來,都一一放到頂棚上去了。同學們在召喚,山西全境燃起熊熊抗日烈火,更在召喚。許多同學,早已離開太原,奔赴抗戰隊伍了。這一夜,趙黛莉和父親趙廷雅又生了一回氣,憤然跑出“坡子街20號”,大踏步向著上馬街奔去。好同學文彩霞就住在這裡。這條上馬街,相傳是李自成進北京,上馬出征之地。文彩霞要參軍抗日,信念堅如磐石,趙黛莉去找她,志同道合,兩人即將從同學姐妹轉為浴血戰友。
沒有想到,當黛莉在夜色中敲開文家大門時,卻被一條黑壯大漢擋在了門洞裡。這男人沒有告訴黛莉真實情況,只說文彩霞去了表姐家。後來得知,文彩霞果真參加了二戰區領導下的抗日軍隊。而在當時,文家卻不願意讓人知道,尤其不想讓家庭背景比較複雜的同學知道。黛莉後來有機會質問過文彩霞:你為什麼不約我一起走?文答:太原淪陷,我誰也不敢相信!
就是這麼一個家人的警惕或者說好友的閃失,決定了同學們之間人生道路之迥異。
此後,黛莉獨自一人,斷然離開父母,離開了太原坡子街20號,向南、向臨汾追趕閻錫山省府而去。她至今記得,離家時,春節剛過,是正月初九那個寒冷的早晨。
太原失守,閻府南撤,先到臨汾整肅軍政,後向西到吉縣,最終落腳在黃河東岸南坡村。這個小村莊距離壺口瀑布極近,易守難攻。閻錫山親率各部將領和各大機關幹部,挖窯洞,修工事,建軍營,搞培訓,日夜不停,苦心營造了一個指揮二戰區總體作戰的戰略新基地。為迎接勝利,閻錫山嫌“南坡”二字不好聽,特地把小村改名為——克難坡。最多時駐紮兵馬3萬人。
至為遺憾的是,黛莉一個心眼兒準備快些奮身於對日作戰,哪怕犧牲,卻沒有遇見一位類似於*“洪長青”式的指路人物。
黛莉痛惜未能與文彩霞同行,她茫茫然獨自南去,錯失了參加抗日隊伍乃至參加八路軍的機會。省政府先在臨汾落腳,黛莉也來到距臨汾不遠的汾陽城。這時,她找不到同學,找不到方向。突然,她又聽說國民政府大舉遷都重慶,而姐姐趙巧生與姐夫正在重慶興辦實業公司,支援抗敵救災,她便決定設法往重慶去。然而國事家事俱在驟變之中,想不到,姐姐和姐夫又將前往甘肅創辦賑災工廠,即將離開重慶。黛莉只好放棄赴渝計劃,盲人瞎馬,轉而投奔了閻錫山設在汾陽城外的省政府臨時辦事處。
少女趙黛莉,從汾陽辦事處動身,跟隨閻府兩位辦事員,前往克難坡。
老人回憶,她趴在一匹騾子背上,艱難行走七天七夜,終於到達克難坡。
山河破碎,黛莉一顆心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