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是先有題目、後有答案,我們是根據題目作答的。
不管誰先誰後,兩者總是分不開的,沒有答案,怎樣出題目?沒有題目,怎麼作答?所以,在各門參考書裡,題目和答案都是在一起的。如果只有答案,沒有題目,答案又怎能算是答案呢?
“整潔為強身之本”是個答案嗎?我還以為是個作文題目呢。……以上“答案”,文字是我的,內容是人家的,雖然事隔多年,應該出入不大。這樣的“答案”能得分嗎?講究“格律”的閱卷委員認為連題目都不對,如何能成?“性靈派”的閱卷委員卻說:“就文論文,應當給分!”
這也是一個插曲。
在正常的情形下,究竟抒情、記敘、描寫抑或議論,要看生活經驗的內容。
“歷險記”總該以記敘為主。你心愛的小狗死了,你為它營葬,自然以抒情為主。別人對你有不公平的批評,或者對你熱愛的事物有不公正的批評,你動了感情,但是寫文章辯駁仍須明明白白講道理,不能只感嘆吶喊,除非是有口難言。風景必須描寫,如果記敘,風景是死的,如果議論或抒情超過描寫,那不啻你站在一幅好畫前面擋住了別人的視線,未免不智。
綜 合(3)
如果他埋葬了他心愛的狗,他要寫一篇抒情文,他為何還要把記敘和描寫“裝配”進去呢?這因為文章除了整體效果還有區域性效果。
抒情是這篇文章的整體效果。為了得到這效果,他可能要寫出愛犬和他的親密關係,例如蟑螂咬他的書,狗居然替他捉蟑螂。例如他夜晚遲歸,狗總是在村外等著迎接,並且進了客廳就替他“拿”拖鞋。“親密關係”是區域性效果。想寫出親密關係,他得記敘。葬犬之日,他的心情應該沉重,心情沉重的人覺得風是悽風,雨是苦雨,如果那天天晴,他覺得連陽光都發黑,好像長了黴斑。他要把天氣寫得陰沉,這又是區域性效果。要造成這個效果,他得描寫。
有一位愛寫作的年輕朋友對我說,他有一個題材。基隆某街有一座連一座的大樓,像長城一樣擋住半邊天,當然也擋住了風雨。大樓的“鄰居”是一片空地,風雨總是掠過空地斜斜地撲到大樓的牆上。貼近大樓的牆根有一條窄小的水泥路。
這是場景。在這個場地上,有一件事情使那位年輕的朋友想寫作。每天下午,附近的小學放學,總有一個老翁牽著一個學童從樓下的水泥小徑上走過。這是一位老祖父來接他的孫子。
基隆幾乎每天下午有雨,而且海港多風。大樓只能做這一邊兒的屏障,另一邊兒靠老祖父的一把傘。除了傘,還有他瘦弱的身體。他總是把孩子放在高樓和他的身體之間,由他做另一邊兒的屏障。雨傘雖然在他手裡,傘頂卻總是偏到孩子頭頂上。這樣,細雨斜風就常常撲到他的身上,他的半個身子,自肩以下,總是溼的。
後來老翁得了嚴重的風溼病……
這個題材怎麼寫呢,寫成一篇什麼樣的文章呢?當然不能以議論為主。記敘,如我上面所寫,難免粗疏,筆到而意不到。
老祖父呵護小孩子是個令人心軟的題材,兩人年齡懸殊,孫子未來之日太長而祖父未來之日太短,恐怕孩子還沒長大,祖父已經作古。——寫抒情文怎麼樣?
恐怕不能筆酣墨飽地抒情,因為作者是旁觀者,不是局中人,雖然心中有情,筆下卻只能點到為止,否則就是情感“氾濫”,失去美感。
這個題材所以動人,是因為人物和環境配合起來。人物是一老一小,環境是高牆和空地。跟鋼骨水泥的高牆相比,老翁何等孱弱,但是老翁擔當的責任卻和高牆相同:遮蔽風雨。看風雨在高牆上留下的剝蝕痕跡,真是“人何以堪”!於是祖父身上就有了悲劇英雄的光輝。
這篇文章最好能把老人之老、幼童之幼、高牆之高、冷雨之冷都寫出來,使之互相對映。這得描寫。這該是一篇以描寫為主的文章。
單單使讀者“見到”了老人之老、幼童之幼、高牆之高、冷雨之冷,還是不夠。作者得使讀者“知道”這一老一幼的背景歷史,每天出現的原因,此地因何多雨。或者也得使讀者“知道”路有多長,那把傘用了幾年,修補過幾次。要讀者“知道”這些,得用敘述。這是此文的區域性效果。
如此動人心絃的題材,倘若作者只是讓我們“知道”和“見到”,而不展露他內心的感應,他未免太冷靜了。作者要節制,但是冷靜則是過於節制。過於節制可能導致讀者冷感,削弱了文章的整體效果。
作者是內心先有了激動,才想寫這篇文章。作者要在敘述描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