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們的多餘。。
然而,這一切都去得那麼倉促和突然,它似乎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消失,消失得無影無蹤,是什麼使這個繁華的古城陡然之間變成了一座空城,隨即被掩埋在厚厚的黃沙之下呢?
樓蘭消失之謎初探
羅布泊是一個變化無常的湖泊,被稱為“會遷徙的湖泊”。古代,羅布泊就在樓蘭古城北,司馬遷說樓蘭古城:“臨鹽澤”,就是指的羅布泊。專家們指出,孔雀河與車爾臣河匯入塔里木河,經庫魯克河流入羅布泊。羅布泊是古樓蘭的生命之源,羅布泊的遷移,使樓蘭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導致了氣候惡劣,樓蘭人繼續留在這裡只可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們只好棄城別走,樓蘭古城也就在歷史上消失。
但是羅布泊為什麼會遷移呢?專家們卻又莫衷一是。有人認為是塔里木河攜帶大量泥沙,使羅布泊淤塞,湖底抬高,塔里木河只好改道他行,舊的羅布泊就乾涸了;也有人認為是由於塔里木河在土質鬆軟的谷地流淌,會自行改道,形成新的河床,造成新的羅布泊;還有學者認為,羅布泊的遷移是由於地質構造和運動表現不均衡的結果。
許多學者也認為,古樓蘭的衰亡是與社會人文因素緊密相連的,我國古書記載樓蘭古國的最後存在時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這正是我國曆史上政局最為混亂的時期,北方許多民族自立為藩,相互戰爭。而樓蘭正是軍事要衝、兵家必爭之地。頻繁的戰爭、掠奪性的洗劫使樓蘭的植被和交通商貿地位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而沙漠邊緣的古國,喪失了這兩個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於是,它就變成了今天滿目黃沙、一片蒼茫的景象。
國王是樓蘭國的最高統治者,是全國土地的佔有者,全國百姓都要為皇家服勞役。國王任命執政官,負責執行法律。樓蘭國有獨自的法律,它包括稅收、水利、土地、狩獵、保護樹木森林等法,以及刑法和遺產處理法等。研究成果表明,樓蘭的保護樹木森林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森林保護法。
王國內分設州、城,在州、城內設有地方執政官,基層政權中則設有百戶長。除此之外,王國內還設有稅吏,他們不僅收取賦稅,而且還掌管土地糾紛、民間借貸、男女婚嫁等事務。
樓蘭國的社會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其次是農業、園藝業和手工業。主要畜產品和農產品有乳酪、酥油、食肉及小麥等。園藝業以種植葡萄和石榴為主,手工業則以釀製葡萄酒為主,王國設有酒局,專門負責收藏葡萄酒。除此之外,樓蘭國還有毛毯、陶土、制弓等手工業作坊。
古樓蘭的商品交易以中國內地的絲綢為主,此外還有大宛玻璃、安息香料等各種商品,漢代的五銖錢和中亞各國的錢幣都可在樓蘭流通。
樓蘭國早期曾有原始的宗教信仰活動,後來逐步為佛教所代替。公元3世紀至4世紀,佛教已成為當時樓蘭國的主要宗教。佛教有自己獨立的僧界法規,僧人在經濟領域內有相對的獨立權利,他們佔有土地、借貸糧食、徵收賦稅等。
樓蘭遺址總共出土575枚簡紙文書,分別由瑞典人斯文·赫定(1901年,157枚)、英國人斯坦因(1906年,201枚;1914年103枚)和中國學者候燦(1980年,65枚)挖掘。
這些文書絕大部分屬於官方文書,對研究樓蘭古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屯墾、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外學者在樓蘭考古的歷程
一、樓蘭古城的發現
清光緒二十六年(1990)春,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羅布泊地區考察,他的一名中國嚮導——維吾爾族農民艾爾迪克,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晨,發現了這座已被人們遺忘了的、埋在渺無人煙的沙漠中達1000多年之久的樓蘭古城。斯文赫定在古城中進行考古發掘,得到了一批�盧文和漢文木簡及文書,以及一些陶片、中國古錢幣、絲綢殘片、毛織品殘片、銅裝飾品、玻璃器殘片。他將古城中出土的漢文書和�盧文木簡帶回了瑞典,交給威斯巴登地方的卡爾·希姆來先生進行研究。希姆來先生在研究�盧文木簡時,發現簡文中有數處提到“KRORANLA”這個地名,他認為這就是古代樓蘭的音譯。他在研究報告中提出這座古城就是古樓蘭城。古樓蘭城被發現的訊息發表後,震驚了世界,被西方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譽為“沙漠中的龐貝城”的再現。
二、斯坦因在樓蘭
馬克·奧里爾·斯坦因,英國人,原籍匈牙利,清光緒二十六年至民國5年(1900~1916)間三次深入我國新疆、甘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