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該的!”魯王揚起頭,“越國公此去崇明島,要派督師嗎?”
這個問題難倒了所有人,杭州有浙江巡撫陳子龍,若翟哲進軍松江按理該派督師,只是翟哲在奏摺中沒提及此事,貿然派出一個督師不知是否會觸怒他。
除非張國維親行,因為他得到了翟哲認可。
幾人的目光落在張國維身上,張國維差點就要挺身而出了,在最後一刻改變主意,出列進言道:“越國公未必會在崇明島久呆,以微臣看無需派出督師。”
劉忠藻沒到紹興,他不放心離去。翟哲在這個時候請兵往崇明島,雖然理由很充分,但是態度很詭異。張國維不信翟哲能置身於唐魯相爭之外。
一日後,魯監國快馬加鞭把詔書送到蕭山行營。
翟哲召宗茂坐鎮蕭山行營,命孟康掌管寧紹兵馬,蕭之言掌管蕭山行營,皆按宗茂號令行事,至此宗茂實際上總覽了寧紹軍政。像宗茂這樣的人遲早要走上前臺的,逢勤封爵在望,他還藏身幕後。
替魯王往崇明島傳旨的是個年輕的舉人,臉很瘦,但身材健碩,竟然騎馬而來,和一般文人大不同。翟哲只看他上下馬的幾個動作,知道這個人的騎術不差。
江南非草原,百姓多善駕舟,不善騎馬,翟哲看他在馬上的姿態氣宇軒昂,打趣問:“你叫什麼名字,會騎馬,也會射箭嗎?”
那人躬身謙虛回答:“在下張煌言,也曾摸過弓箭。”
“張煌言!”翟哲默默點頭,他記住了這個名字。
次日,文林柱督舟山水師八條大船到臨山衛,鮑廣領一千兵馬護送,翟哲領張煌言等人上船,乘風破浪往崇明島而去。
遠離這裡,翟哲才能看出各人真實的態度,只有真正摸清那些人的底細,他才能讓浙東不會因為這件事出亂子。
浙東不是魯王的,也不是唐王的。
第405章 崇明起(下)(文字)
(吾讀小說網無彈窗全文閱讀)
雨過天晴。(百度搜尋更新最快最穩定)
平靜下來的大海很迷人,浪花圍著大船歡樂的嬉笑,戰船像被一群無憂無慮的孩子前後簇擁。天和海在遙遠在地平線連線在一起,彷彿那就是世界的盡頭。
翟哲與張煌言站在船頭。
經過這幾年的鍛鍊,翟哲不暈船了,但對大海,還是有一種本能畏懼。何況是他,浙閩各地,無論出海捕魚的漁夫還是遠航經商的海商,與大海愈熟悉,心中的畏懼和恭敬愈重。
水師戰船一直離岸邊不遠,能看見模模糊糊的山脈叢林。
張煌言悄然打量他,他聽過很多這個人傳聞,還是首次與他這麼近。翟哲在寧紹四年多,深居簡出,多半時間在兵營中。
民間傳言說他是盧象升的學生,以乃師為榜樣,忠心為國,但朝堂中有人說他專行霸道,把寧紹和浙東幾縣的田賦全控制在手中,架空了魯王的內閣。
張煌言沒接觸過翟哲,但對一直在寧紹主事的宗茂很熟悉。宗茂行事精細霸道,雖然無官職在身,但倚仗寧波軍鎮的背景在寧波和紹興各地說一不二,各地的銀子和糧食晚一天送到,他說話很不客氣,甚至鬧到錢素樂和熊汝霖甚至幾個閣臣面前。各縣縣令、主薄對他見了他就像老鼠見了貓,解送物資都要仔仔細細核實,不敢出一點差錯。
他原本以為有這樣的下屬,翟哲這個主官必然也跋扈嚴厲,從弘光朝起,大明文臣對武人的映象多半如此。
這幾天在船上相處,至少沒見到翟哲罵出什麼粗俗的話來,即使對駕船的船伕也是和顏悅色。
“越國公很知道收攏人心!”這是張煌言的初評價。
他腦子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翟哲回頭,半帶著玩笑的口氣問:“玄著,你會騎射,可願在軍中效力?”
張煌言來不及思考,迅速答道:“願上陣殺韃虜。(百度搜尋更新最快最穩定)”
他比翟哲年輕十歲,身份地位也差別巨大。這種差別不僅僅是官職爵位,聲望和影響力也是天壤地別。無論朝堂中對翟哲的看法如何,是他一手撐起浙東的這片天。
看著翟哲的背影他有各種猜測,當翟哲面朝他說話時,再和顏悅色也有種壓力。
翟哲緩聲說:“江南是賦稅重地,清虜不會輕易放棄,只靠浙東苦苦支撐,不是長久之計。我在崇明島設立行營,可威懾松江、和常州的東線,牽制清虜的兵力。但西線的皖南山區義軍四起,仍然在各自為戰。”
他伸手在空中劃了弧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