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試問天上仙人,誰敢來此人間……(求訂閱) (第2/3頁)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
一口氣,陳凡將《琵琶行》第一部分全部念出。
短暫幾秒鐘之後,掌聲……直透雲霄。
“我了個乖乖。”
“剛才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這首琵琶行,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也是,我現在都還在震驚當中。”
是的。
比之長恨歌還更為的震驚。
如果說長恨歌裡面的一系列句子,都是金句。
甚至可以說有不少句子,都能流傳千年。
那麼,對於《琵琶行》來說,這就不只是金句或者是流傳千年這麼簡單了。
琵琶行的高明之處,除了語句之美,更為美的是他的藝術特色。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當然。
還有更進一步的【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這一層一層,層層推進,簡直是高潮一波接著一波,一浪接著一浪。
而在這一浪一浪,一層一層不斷的疊加當中……最後的高潮則如排山倒海,雷霆萬鈞,氣吞山河,直搗黃龍,一洩千里……
……
“老師,這首琵琶行也太美了。”
“好好看節目。”
“是,老師。”
不少學校一眾學子盯著鏡頭裡面的畫面。
而有的一些學子,已經閉上了眼睛。
這會兒,他們覺得看與不看都是一樣的。
一邊的能夠聆聽的琵琶曲,另一邊卻是能夠在他們內心展開畫面的琵琶行。
哪怕就是閉上眼睛,他們也能在腦海裡展現出這一迷人的畫面。
……
“教授,您覺得長恨歌與琵琶行比之如何?”
“你覺得呢?”
“我不知道,但我現在好激動,我感覺,琵琶行似乎已經超過了長恨歌。”
“你的感受是對的。”
某大學中文系,一眾學子,以及那些中文系導師,這時亦是完全的目瞪口呆。
他們可以說是讀過太多太多的詩作了。
也研究過太多太多的詩詞。
可能很多時候,他們都有一些職業習慣,覺得詩歌也就是如此。
可是。
一首琵琶行,卻是讓他們完全沉醉其中。
這一首詩歌,他已經不僅僅單單體現了他的文字藝術。
更為體現的,還是他的結構藝術。
是的。
就如這位琵琶女所彈的琵琶曲,其高潮一波接一波的結構形態,那就可以完全秒殺其他的詩歌。
但……他們知道。
看起來,這首《琵琶行》還未結束。
是的。
剛才陳凡唸的,只不過是《琵琶行》的第一部分。
陳凡繼續念道: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這是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也好理解。
他說的是琵琶女自述身世。
但你以為,白居易要講的就是琵琶女嗎?
並不是。
所以。
這才有了第三部分: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與第一部分一樣,第三部分又是一系列的金句爆出。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但琵琶行的經典,又怎麼會是這一些金句呢。
當你聽到最後一句,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時。
你就能真正的感受到,這首琵琶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