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試問天上仙人,誰敢來此人間……(求訂閱) (第1/3頁)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凡說完。
舞臺當中一聲琵琶曲傳來。
但這個曲子彈的並不急,好像是隨手彈的。
只是,舞臺上卻不見彈琵琶的人影。
直到。
當舞臺中飾演白居易的演員,以及他的友人尋找之下,這才發現了這位彈奏琵琶的女子。
再三邀請之下,這位女子抱著琵琶出現在眾人眼前。
只是雖然如此,但似乎害羞還是其他,女子卻是用她的絲巾半遮著面。
直到當眾人看清楚這位女子的面容。
呼的一聲。
大家認出了這位女子。
“寧心。”
“竟然是寧心。”
“沒想到寧心飾演的是這位琵琶女。”
雖然之前就有傳出寧心客串了《唐詩何止三百首》。
但在此前,他們卻沒有任何有關於寧心的訊息。
沒想到。
此時寧心突然出現,的確讓無數人驚訝。
“沒想到寧心竟然會彈琵琶。”
“人家當年可是唱歌出道的,而且在學校的時候,據說她是她們學校知名的琵琶女。”
“這個設定有看頭,期待中。”
一方面是設定,一方面是寧心的人氣,眾人盯著舞臺。
而此時,寧心也在飾演白居易的演員邀請下繼續彈奏。
“好聽。”
“沒想到琵琶竟然這麼好聽。”
“哥們,你除了用好聽之外還能用什麼?”
“難道用我草?”
“……”
公頻上無數的“好聽”發出。
當然。
這對於大部分觀眾,看客……來說,他們對於琵琶曲的評價,也只能出現好聽兩個字。
稍微文化一點的,那就是悅耳動聽,沁人心脾……等等。
但就在這時。
另一邊的陳凡卻是開口。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在潯陽江送別友人,這本是一件很蕭瑟的事情。但就算如此,友人還是要走的,只能端著酒杯與友人說著分別的話。但可惜氣氛也不對,沒有助興的樂曲。也只能一杯又一杯的敬出,好像喝悶久一樣。離別之時,留下的是茫茫江水浸著天上的明月。
這交待的是當時的背景。
眾人也更為的明白,這發生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不過開篇中規中矩,雖然寫得不錯。
像其中的【楓葉荻花秋瑟瑟】以及【別時茫茫江浸月】……都寫得非常傳神。
但前有《長恨歌》,白居易這樣水平的句子,大家也覺得一般了。
不過。
相對於長恨歌,陳凡卻更為喜歡《琵琶行》。
喜歡的,不僅僅是因為琵琶行更為傾注白居易的情感。
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琵琶行的藝術特色,陳凡認為是超過《長恨歌》的。
猶記得當年陳凡背這首琵琶行的時候,當真是背得好不暢快。
特別是這首詩裡面,有的時候閉上眼睛,當時的場景便來了一個完美的還原。
看著前方的琵琶女,陳凡繼續念道:【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琵琶聲與陳凡的詩詞完美結合。
或者說。
陳凡所念的詩歌完美的符合眼前的琵琶女。
不管是她的神態,動作,還是彈奏的節奏,聲音……全都透過詩詞的方式描繪了出來。
而當大家反應過來時。
一眾人眼中只看到大珠小球落玉盤發出來的輕脆之音。
但陳凡並沒有停止。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