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老子《道德經》出場……(求訂閱) (第3/3頁)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晏嬰這時就進言說:這些儒者能言善辯不能用法度來規範;高傲自大自以為是,不能任用他們來教育百姓;崇尚喪禮盡情致哀,破費財產厚葬死人,不可將這形成習俗;四處遊說乞求借貸,不可以此治理國家。自從聖君賢相相繼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後,禮樂殘缺有很長時間了。如今孔子盛裝打扮,繁瑣地規定尊卑上下的禮儀、舉手投足的節度,連續幾代不能窮盡其中的學問,從幼到老不能學完他的禮樂。國君打算用這一套來改造齊國的習俗,恐怕不是引導小民的好辦法。此後齊景公雖然恭敬地接見孔子,但不再問有關禮的事。後來孔子再次見到齊景公,齊景公就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聽完之後,感覺到齊國有危險,於是便離開了齊國。】
應該可以說。
晏子說的就是老子所說的簡單版本。
周禮太過於繁瑣,不只是一眾君王將相不太想遵守了,就是一些平民百姓他們也不太想遵守。而且周禮殘缺了很長一段時間,再去制定這一些禮儀,不但沒有什麼效果,反而還會起到反作用。
“陳凡老師,既然李耳不贊同孔子恢復周禮。那麼,他又應該用什麼治世呢?”
有學子雖然覺得李耳所說的有道理。
但是。
如果僅僅只是否定孔子的周禮,而自己又沒有拿出其他的可行辦法,那這也沒什麼用處。
對於此。
陳凡自然也明白有學子的疑惑。
畢竟。
孔子的儒家思想傳承了千年,他已經根深蒂固。
你要否定孔子,基本上一大堆的人都有意見。
當然。
陳凡也不是否定孔子。
陳凡認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要不然。
漢朝也不可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
只是諸子百家,每一家的思想都不一樣。
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大家的思想還沒有完全統一,一系列的思想百家爭鳴的時代。
不說是儒家了,任何一家學派,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而且真要說。
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未必真的適合各個國家的治理。
所以。
孔子雖然名氣很大,但在春秋戰國時期,混得也並不怎麼樣。
“別急,我慢慢向大家解釋。”
陳凡並沒有一下子直接回答,而是繼續開講老子:“公元前485年,李耳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與之同時,他自己也開始質疑起周禮。此外,因為讀得書夠多,李耳有了一個自己對於世界,對於天下治理的理念。隨即,李耳離開了周王朝,他準備離開故土,雲遊四海。當李耳來到函谷關,並準備出關之時。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李耳,於是設宴邀請李耳。可是聽到李耳要出關雲遊,又覺得無比的可惜。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留下李耳的法子。尹喜就說,先生出關可以,但出關之後世人可能再想遇見您就非常困難了,何不在此時著書一部,將您的研究與理念留傳下來。李耳聽後,於是就在函谷關呆了幾天,幾天之後,他交給尹喜一部5000字的著作,隨後,李耳騎青牛就此離去。”
“陳凡老師,這部5000字的作品叫什麼名字?”
“叫做《道德經》。”
道德經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德經,一個是道經。
後世漢朝獨尊儒術之後,道家玄學佔據了上風,於是就將道經放在前面。
最終,流傳下來的,於是便成為了《道德經》。
說完。
大螢幕上,閃現了道德經的第一段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