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老子《道德經》出場……(求訂閱) (第2/3頁)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覺李耳是一個哲學家?”
“嗯,陳凡老師單獨講李耳,這傢伙肯定不簡單。”
眾人繼續聽著陳凡的講述。
陳凡則繼續說道:“因為對於太多問題的不解,他的一些老師也回答不出來。所以,李耳就前往周朝求學。因為他覺得,周朝是天下所有學問的來源。要了解這個世界的學問,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只能前往周都。”
“前往周都之後,李耳學習了一系列的書籍,併成為了周朝守藏室史,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圖書管理員。這個職位並不是很高,但優點就在於,他可以閱讀所有周朝的藏書。就這樣,李耳遍讀無數的書籍,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一位先賢大哲。
有一次李耳前往魯國,17歲的孔子聽說李耳來了,於是執弟子之禮向李耳問禮。26歲之後,孔子來到周朝觀光,又一次拜訪李耳。51歲時,孔子已經名滿天下,但仍然到李耳的故里向李耳問學。並且,孔子還向弟子評價李耳說道,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李耳厲不厲害,他有多少水平,可能一時半會你還難分清。
但是。
當這時陳凡提到孔子之時,眾人對於李耳卻是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我去,這個李耳也太吊了吧。”
“孔子都尊李耳為老師,諸子百家裡面恐怕還沒有一位有如此牛逼吧。”
眾人歎為觀止。
其實說實在的。
諸子百家當中,有很多學派都是相互不招待對方。
比如孔子的儒學,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就有一大堆諸子對於孔子有意見。
可以說。
這位儒家創始人對李耳如此尊重,這是諸子百家當中少有的。
一邊說。
陳凡在大螢幕上展現了一張圖畫:“這是孔子問禮圖。”
“當年孔子曾經向李耳問禮,孔子說,天下諸侯爭亂,是因為禮崩樂壞。如果恢復周禮,那天下則能安定。孔子說完以為李耳會同意他的說法,因為此前孔子一直在周朝,擁護的也是周禮,可以說天下對於周禮最為了解的就是李耳了。可是,這一次孔子再次說到禮,老子卻搖頭說道。禮只不過是表向,周王朝當年定下的周禮已經完全崩壞,想要再次建立起來,已經不可能。就算是再次建立起來,也沒有太多的用處。至於原因,不是禮崩樂壞了,而是世人失道,失德了。沒有了道,沒有了德,也就無所謂禮。”
李耳的回答讓一眾學子,以及一眾粉絲產生了巨大的衝動。
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自小就學習儒學。
對於孔子所說的恢復周禮,其實他們本意上是認可的。
正如孔子所說。
為什麼春秋戰國這麼爭亂,那就是因為春秋戰國一眾諸侯國,所有人都失去了禮。
如果恢復禮,那就相當於恢復了周朝盛世。
如果大家都如此有禮,那就不會有現在的爭亂情況。
可是。
李耳的一翻話,卻是讓眾人猛的一驚。
禮只不過是表向,真正大家失去的,不是禮,而是道與德。
這給大家產生的衝擊是巨大的。
“道與德?”
“這個,兄弟們,大家覺得李耳說的是對的嗎?”
“我不知道。”
不少人搖搖頭。
但雖然搖頭,可是李耳所說的邏輯,卻是沒有一絲問題。
禮好像真的是表向。
你強行的恢復禮又有什麼用?
禮崩樂壞不是大家不遵守禮,而是大家失去了道,失去了德。
他們已經視周禮為無物,再恢復有什麼用?
事實上。
對於孔子提到的禮,當時春秋戰國有一系列的諸子都明確反對。
比如說晏子。
【當年孔子前往齊國,並透過高昭子見到了齊景公。齊景公問孔子如何為政,孔子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景公說:講得好啊!如果真的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縱然有糧食,我怎麼能吃得到呢!改日齊景公又向孔子詢問為政,孔子說:為政在於節約財物。景公很高興,將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賜給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