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給冤死的父親報仇,懷著強烈的動機,獨自闖入皇太極的“崇政殿”,要想行刺皇太極。
但就在袁承志在殿外偷聽的短暫時刻中,皇太極和諸漢人大臣縱談國事,籌劃軍務,卻讓敵對陣營的袁承志覺得句句入耳動心,渾然忘了此來是要刺殺皇太極,內心反倒隱隱盼望多聽一會兒。
袁承志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的心理反應呢?
應該說,是皇太極寥寥數語中表現出來的才幹、見識,特別是其價值觀,給了袁承志深深的震撼。袁承志正是為皇太極強烈的領導魅力所傾倒,以至於一時忘了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
那麼,皇太極是如何展示其領導魅力的呢?
皇太極一共處分了三件大事,分別從三個方面展示了他的領導能力和領導魅力。
首先,范文程、寧完我、鮑承先等人向皇太極報告說大清悍將阿巴泰在山東青州、泰安之間打了一個大敗仗。皇太極立即詳詢明軍將的姓名,並要求下屬仔細查明,能不能設法要此人降服大清,並提出了具體的策略,“瞧他是貪財呢,還是愛美色。倘若他倔強不服,便叫曹化淳在明朝皇帝跟前說他的壞話,罷他的官,殺他的頭。但首先要設法令這人為我大清所用。此人能打敗阿巴泰,那是人才,咱們決不能輕易放過了。”
這展現了皇太極極為愛才、惜才的一面,與崇禎皇帝胡亂用人、動輒殺人的妄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袁承志之父袁崇煥本是明朝的鋼鐵長城,統兵遼東,死死將清兵拒於關外。
皇太極深重袁崇煥之才,說:“咱們當年使反間計殺了袁崇煥,朕事後想來,常覺可惜……倘若袁崇煥能為朕用,南朝的江山這時候多半早已是大清的了。”
雖然從本源上來說,袁崇煥是死於皇太極之手,但對袁崇煥才能認識欣賞的準確性來說,皇太極遠在崇禎之上。崇禎既無用人之明,也不愛惜人才,竟然輕易中了反間計,自毀長城,令滿清拍手稱快。
愛才、識才、用人不疑是對領導者的基本素質要求。皇太極在這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讓袁承志心生佩服。
而接下來皇太極詳述對明朝降臣洪承疇在不同階段的任用策略所表現出來的驚人才幹,則讓袁承志大為歎服,深覺“這韃子皇帝當真厲害,崇禎和他相比可是天差地遠了。我非殺他不可,此人不除,我大漢江山不穩。就算闖王得了天下,只怕……只怕……”,隱隱覺得闖王的才具與此人相較,似乎也頗有不及。
洪承疇本是明朝的薊遼總督,崇禎皇帝委以兵馬大權,兵敗被擒,初時不肯投降,皇太極大賜恩寵,親自解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身上,又連日大張筵席請他,連大清的開國功臣也從來沒這般殊榮,從而引發了眾功臣的不解。皇太極則開導眾人,說:“咱們不明南朝內情,好比都是瞎子,洪承疇一歸順,咱們都睜開了眼啦,那還不喜歡麼?”頓解眾人之惑。等到洪承疇將明朝各地的城守職官、民情風俗,說得詳詳細細後,皇太極卻不賞他官職封爵,眾人又均不解用意。
皇太極的解釋是:“洪承疇這人,本事是有的,可是骨氣就說不上了。先前我已待他太好,若再賜他高官厚祿,這人還肯出力辦事嗎?哼,崇禎封他的官難道還不夠大嗎?”
皇太極的這番話深得激勵…期望理論之妙。
洪承疇在明朝官封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總督薊遼軍務,麾下統率八名總兵官,實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太極知道,自己封他的官再大,也大不過崇禎封他的。如果要他盡心竭力辦事,便不能給他官做。這是給他保留了一個期望空間,讓他內心保持不斷追求卻有求而不得的態勢,才能讓他不斷效勞。否則,洪承疇缺乏了期望所帶來的動力,就又會心生異念了。 。。
袁承志為什麼沒殺了皇太極?(2)
袁承志聽到這番話,其感覺就像當年在華山絕頂初見《金蛇秘笈》,其中所述法門無不匪夷所思,雖然絕非正道,卻令人不由得不服。
而讓袁承志深深折服的則是皇太極的價值觀。
皇太極和下屬商議奪取明朝江山之後,該如何治理天下。
皇太極道:“南朝所以流寇四起,說來說去,也只一個道理,就是老百姓沒飯吃。咱們得了南朝江山,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讓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咱們進關之後,須得定下規矩,世世代代,不得加賦,只要庫中有餘,就得下旨免百姓錢糧。”
袁承志心下一凜:“這話對極!”
袁承志早就心向闖王,對崇禎的黑暗統治大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