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重色,君恩易變,“生平一顧重,宿昔千金賤”,過了一宿,昔日“千金”也會變成一錢不值。
謝朓至此,重複使用了“故人心……”,以“人心尚爾”、“人心不見”,傾訴出鬱積於心的一腔怨情!
謝朓(公元464—499年),字玄暉,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謝據,系謝安的二哥;祖謝述,任吳興太守;父謝緯,拜散騎侍郎。
謝朓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在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二十歲時,“解褐入仕”,靠著祖蔭,擔任了無關緊要的閒官,過起了輕裘肥馬、廣結詩友計程車族生活。當時,齊武帝蕭賾的次子、竟陵王蕭子良酷愛文學,廣召天下文士,謝朓、王融、任昉、沈約、陸倕、範雲、蕭琛、蕭衍等八人,相聚相識,結為“竟陵八友”。他們創作的詩歌,在體制與聲韻上都獨樹一幟,開創了“永明體”新詩。尤其是謝脁的五言新詩,充分發展了謝靈運的山水詩;因為與謝靈運同宗同族,他被世人譽為“小謝”。
齊永明九年(公元491年)春,謝朓作為隨郡王蕭子隆的文學(文官銜),出鎮荊州,寫下不少詩篇,受到了蕭子隆十分優厚的禮遇;但卻遭到了隨王府長史王秀之的忌恨。那王秀之密奏朝廷,時逢齊武帝蕭賾病重,即敕詔把謝朓召回京師。這對於謝朓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南朝宋、齊之世,政壇極其黑暗。一個鐘鳴鼎食的顯宦人家,昨日門庭前還是車馬塞道,今天就可能遭受滅族之災。昔日,謝朓的生母雖然貴為皇家公主,然而其伯父謝綜、謝約因為捲進了政治案件,與謝朓的舅公范曄一起被誅死,謝朓的父母遭受牽連,一度也被迫遷離京邑。這些往事,對於天性聰穎的謝朓來說,印象極為深刻。他在回京城的新林道上,面對大江,寫下一首《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結尾為:“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非常真實地流露出謝朓當時的恐懼心理。
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冬,齊武帝蕭賾駕崩,其長孫蕭昭業即位。由於介入了蕭子良與蕭昭業叔侄之間的矛盾,“竟陵八友”之一王融慘遭誅殺,蕭子良也憂懼而死。次年秋季,齊明帝蕭鸞廢除蕭昭業,改立年僅十五歲的蕭昭文為帝;在短短三個月中,又假手蕭昭文,一一誅殺完齊武帝的王子王孫,最後再謀殺蕭昭文,坐上了帝位。謝朓是親眼目擊了這一系列的宮廷爭鬥,雖然被封為蕭鸞的諮議官、領記室、掌霸府文筆、中書詔誥等腹心要職,心中卻陷入了深深的矛盾痛苦之中。
齊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夏天,謝朓出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在此任上,謝朓將詩歌創作推向了量與質的高峰。他流傳至今的詩歌,大多是在宣城時期寫下的作品。所以,謝朓被後人稱為“謝宣城”。這時,他的詩歌除了“語皆自然流出”,(劉熙載《藝概》)依然清新自然外,還將佛、道哲理,很自然地織入詩篇,使人讀來覺得“筆墨之中,筆墨之外,別有一段深情妙理”。(沈德潛《古詩源》)
齊建武四年(公元497年),謝朓被任命為齊明帝長子蕭寶義的鎮北諮議、兼南東海郡太守。屆時皇帝蕭鸞已身染沉痾,而北魏方面經常渡江騷擾,南北兵刃數次相接。謝朓的岳父王敬則時任會稽太守,因為是齊武帝的心腹猛將,所以蕭鸞對他很不放心,派人加以監視。王敬則恐懼萬狀,深感大禍臨頭,派人到南東海郡與謝朓商榷起義之事。謝朓害怕自己被捲入,便扣住來人,徑自向上告發,本意想阻止這場叛逆發生。不料,王敬則被蕭鸞滅族,謝朓於事後哀嘆:“我不殺王公,王公由我而死。”
同年初秋,蕭鸞病逝,荒淫無度的東昏侯蕭寶卷繼位,在始安王蕭遙光,貴戚江祏、江祀、劉渢等人的合謀之下,又有一起篡逆陰謀悄然興起。由於謝朓拒絕了奉立新帝的要求,被蕭遙光投入冤獄,隨即處死,年僅三十六歲。
謝朓作為“永明”詩人的代表,在南朝就享有盛名。蕭衍說:“三日不讀謝(脁)詩,便覺口臭。”而當年久負盛名的劉孝綽也非常推崇謝眺,“常以謝詩置几案間,動靜輒諷味。”(《顏氏家訓&;#8226;文章》)謝朓關於聲律對仗和寫景狀物的新詩技巧,對於唐代詩壇亦有深刻的影響。杜甫曾說:“謝脁每篇堪諷誦,馮唐已老聽吹噓。”(《寄岑嘉州》)而李白一提到謝脁,更為傾倒:“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三山懷謝脁,水澹望長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我吟謝朓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