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媒體的節操通常是可以被左右的,當然,不可否認這世上有固守道德的存在,但更多的人會選擇更輕鬆更安逸的隨波逐流。不過短短兩天的時間,宋良辰就見識到了所謂“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的真實演繹,哪怕是親眼看著她一點點修改,從初稿修到定稿的助手們也都心存疑問。
對此,宋良辰並沒有解釋,設計稿不會自己跑出去,那天來的喬雁和趙昭,宋良辰都已經查過,種種跡象表明,是她們倆人的可能性並不大。而且,不管是誰,在她店裡有內應是毫無疑問的。
早上進店,宋良辰到後邊裁剪室先把路上順道買的報紙拿出來看,“喜聞樂見”地看到和時尚圈相關的刊物及版面上,都被類似“海歸設計師涉嫌抄襲”“抄襲設計室背景大揭密”之類的標題佔據,不是頭版,也是頭條。才看三五份,宋良辰自己都覺得報道里的“盜竊者”人神共憤,天理難容,完全可以掛到絞刑架上去給個痛快。
某份頗具影響力的刊物這樣寫道——她出身富貴,得天獨厚,原本就擁有比別人多得多的機會,多得多的資源,卻依然作出這樣令人不恥之事來。身為設計師的我們,做為以此維生的“時尚民工”,我們恥於與其為伍。
該篇報道還極其隱諱地指出,“抄襲事件暴露後,某設計師非但完全沒有悔改心,並且拒絕向被抄襲者致歉,並將涉嫌抄襲的作品下架,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該設計師以出身帶來的便利,或利誘或威逼。試圖將這一事件壓下。甚至,在利誘威逼不成後,向相關人員放話‘有錢不拿,別怪我動手’。”。
如果只是一件沒有人在背後操作,或者說炒作的“真.抄襲事件”,很有可能只會在小圈子裡流傳,根本不會引起執和巨大的反響。就算有。也不會那麼快。而事實是什麼,事實是報道出來的當天下午,社交媒體上就被“錢不拿”“別怪我動手”這兩個話題給佔據熱門話題頭兩條。
在社交媒體上看一圈下來。宋良辰都沒忍住手欠點了個贊,看那有板有眼,有理有據,有扮腦殘粉。更多的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加以指責的。最後那一小部分人鬧得最歡快,腦殘粉掐得最厲害。所謂一粉頂十黑,就算什麼也不懂的,點進來看個熱鬧也足已分分鐘路人轉黑。罵的掐的,言辭溫和指正的。“毒舌”一針見血的,偶爾還摻雜幾條人身攻擊,對此。宋良辰表示很滿意!
所以,當葉峋打來電話問她要不要壓下去時。宋良辰的回答是:“壓下去幹什麼,看熱鬧不怕事大,廣而告知也一樣,別看現在吵得慌,過後自打臉。再說,真要壓下去,他們還照樣有得說,蹦不了幾天,較真作什麼。”
宋良辰的將計就是順便打個廣告,既然打廣告,再熱鬧,再加多少把火,都嫌不夠大。要知道,現在鬧得越大,廣告效應就越好,當然這基於她壓根沒抄襲,而且分分鐘能澄清得一乾二淨這個先決條件。
只是宋良辰沒想到,她沒肯葉峋把訊息壓下去,第二天雜誌報紙上的負面報道還是一掃而空,剩下的只有幾條零零星星的關於春裝釋出的通稿。編輯加進去的全是溢美之辭,看著挺正常,如果沒有先前幾天鋪天蓋地的“抄襲”報道,這樣的程度相當正常,畢竟一個新開工作室的春裝上架開定而已。但前有“抄襲”,後有“有錢不拿,別怪我動手”,“打壓自由言論”的訊息無疑就被印證了。
傳統媒體上就這麼收聲,社交媒體上可沒有,不但沒有,反而愈演愈烈,一大群人在相關話題下大多是“來跨省我啊”“不敢出門收快遞怎麼破”“有人敲門,我覺得我要被請去喝茶了”之類的評論。最後,有人發個冷笑的表情,用一句話讓所有人跟著刷屏“有錢姐,我只是個圍觀花樣作死的路人,求放過”,這句一出,不知道哪裡戳中了“圍觀群眾”,後面進來的,全是刷這條的。
宋良辰也有社交網路的帳號,不過沒有認證,再加上她也不可能戳個真名在那裡,當然不至於被組團來刷。宋良辰的社交帳號暱稱是“死了都不愛”,相關的資訊很少,只有早些年去看時裝週的照片能看出一二來。
結果就是這些照片把她給暴露了,其中有一張露正臉,有一張露小半張側臉的,再接著,就是“同學”跳出來,用“這個抄襲女啊,我認識她,老熟了”的孰絡語態。很快,那句評論就被大量轉播,評論內容是——她是我大學同學,家裡各種有錢,大學畢業後就出國留學。以為她很牛逼,應該去了很不錯的大學,沒想到是個野雞大學。
宋良辰帳號上雖然沒有太多相關的資訊,但是卻關聯了一個皇藝的官方帳號,以及一位爵爺。這把火直接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