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某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繼續正版訂閱粉紅推薦票紙評論打賞神馬的各種求。。。
---
京城附近這三郡的賑災工作已經進入尾聲,一城之地的民間力量畢竟還是薄弱。武令媺聽到幾句風言風語,朝堂之上似乎有人在建議將京城賑災的模式緩步向全國推行。
這可是一項特大工程,光靠之前那些學生肯定不行,不知有多少人會試圖伸手。武令媺深懷隱憂,如果缺乏有力的監控手段,只怕好好的慈善事業會演變為個人斂財的工具。
好吧,這些事都還只是聽說而已。假如皇帝真的要向全國推行慈善賑災義舉,她一定會發表幾句意見。不要到時候出了什麼*問題,卻追根溯源到她頭上,反而讓她這個初衷美好的先行者來擔下罪名,那就太讓人糟心了!
武令媺很希望接下來的善後工作,李循矩能辦得圓滿,他呈給皇帝老子的工作報告也能寫得清楚明白。最好是能讓皇帝老子看見利益的同時,也要讓老頭子明白民間募捐其實是把雙刃劍——在獲得民間資金的同時,卻也有可能因官吏的貪腐汙濁之事傷了百姓的愛國忠君之心!
李循矩童年和少年時吃過不少苦頭,武令媺相信他能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場上去思考。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她會有點小失望。她向來認為,人的成長環境是塑造性格、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強有力因素。李循矩不應該忘本。
七年前皇帝派人去尋找武令媺生母明輝昭儀的親人,費了大半年才得到好壞摻半的訊息。
明輝昭儀出身寒門,父親只是某縣小吏,剛入九品的品級只夠送女兒參選最低等級的宮中雜役。她家中不富裕,頂多夠得上富農的檔次。一次嚴重的天災就夠敗光所有家產,所以拿不出太多錢去賄賂檢選內監。
幸好明輝昭儀隨母親學了蒔弄花草的技藝,容貌雖不算絕色,卻生了一雙好眼睛。檢選內監到底還不算太*,矮個裡面拔高個,到底把明輝昭儀給帶去宮中做了蒔花宮女。
明輝昭儀入宮後,有一年家鄉暴雨成災。沖垮了河堤。她的父母叔伯有的葬身洪水之中。有的死於災後瘟疫。總而言之,這滿門老少死得一個不剩。李循矩的母親與明輝昭儀的母親是堂姐妹,因早早出嫁離鄉躲開了這場禍事。
李家世代書香。李循矩的祖父更是當過大周朝的欽天監正使。若非被捲入一樁解讀天象引起的秘案之中,李正使不會丟官罷職,一家老小悽悽慘慘黯然回鄉。若非如此,李循矩的母親也不會因一段狗血奇遇背井離鄉嫁給李循矩的父親為妻。小李學士就不能來到世間了。
李循矩的父親是家中幼子,娶妻以後就在李正使的主持下與兩位兄長分家另過。李家三兄弟只有老三娶了個莊戶人家的女子。與老大和老二家走動得不大密切,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李循矩十歲那年,李正使病逝。從此老三夫妻倆更是少與人打交道,專心養育教導李循矩。節衣縮食供他上學堂。李循矩也不負父母厚望,小小年紀就表露出過人天賦,七歲便考取了童生。在鄉間有神童之名。
李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是個不折不扣的貧弱書生。只能給人代寫書信賺點小錢。可憐李母獨自操持田間地頭的農活,又因出身被長房二房看不起也不被接納,最終積勞積鬱成疾,在李循矩十二歲考取秀才之後含笑於九泉。
皇帝派出的鷹衛找到李家人時,李循矩正在給病歪歪的父親熬藥。鷹衛聽說李循矩的母親已經離逝,不勝感慨,說李三夫人如果還活著,皇帝陛下少不得要給她一個誥封。
李家人聽鷹衛說李循矩的表姐居然是皇帝的宮嬪,立時傻住。雖然這位趙選侍產女時血崩離逝,可是給皇帝留下了一位公主。而皇帝陛下對這位公主百般寵愛,也連帶看重其生母和母家親人,撒出去大批人手尋找。
找來找去,結果只找到李循矩這麼一個與當朝正一品雙封號郡公主沾親的寶貝疙瘩。不多久,皇帝的聖旨就到了。除了金銀財帛賞賜之外,李循矩的母親被追賞了正六品安人的外命婦封號;李循矩的父親由宮中太醫親自診治,康復以後正式聘用為縣學的先生。
尤其是李循矩,大約皇帝知道他的神童之名,對他多有勉勵之詞。太平玉松公主也寫來親筆書信,讓這位小表舅好好學習,爭取早點去京城殿選,到時候見面云云。
李家長房二房悔得腸子都黑了,可是皇帝的聖眷只落在三房頭上,半字不提別的李家人。他們想方設法找到給李循矩父親看病的太醫打聽。太醫皮笑肉不笑地說:“就憑這麼多年來你們對趙安人的態度,公主殿下沒有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