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散雲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未等賈珍開口,一邊沉思的韓昌竟是先開口了。“微臣想是明白了吏部尚書的意思,我朝有那麼多的附屬之國,往日裡多給錢糧之物,聖上登基之後,卻以節儉為要,那些小國心生不滿,但是礙於我朝強盛,不敢有些許動靜,如今倒是可用那些附屬之國出面做這些事情,一來與我朝名聲無礙,二來也算是減輕我朝朝貢負擔。”“韓大人真是叫下官佩服。”賈珍點了點頭,隨即開口道:“只是國富民強,雖是邊陲小國,但是也要須防其狼子野心,萬一有了太多的財富,只怕是要有邊亂,依我說,不如借他們的地和人,但是卻握在我們的手上,只要多送些金銀絲綢之物便可。”
“這倒是個好主意。”政和帝輕輕地敲著桌案,大家都知這是政和帝思考之時慣常的習慣,“可是多給金銀財物,也難道他們不生異變。”“臣有一法子,不如在那些邊陲之地設立外事府,並配有軍隊,名義上只說是為了保護公司,商隊,私底下也可作為監視之用。眼下他們正逢災害之年,正是可趁之機。”禮部尚書柳鴻飛考量了片刻,緩緩開口道。“你們去擬個條陳吧!”政和帝嘆了口氣,開口道。“陛下三思啊,文人一張嘴,只怕到時候就又是一番麻煩。”刑部尚書開口道,眼下改革困難重重,又要打戰,已經有文人提筆開始批判政和帝,甚至還鼓動民意,掀起了不少風波來。
“朕自登基以來,所做之事不勝列舉,出格的不止這一件了,不差讓文人再說幾句。只是刑部尚書所說之事,這些讀書人煽動百姓□□倒的確該注意,可有解決辦法?”政和帝也頭疼著刑部尚書所奏之事,翻出了刑部尚書這幾日所寫的條陳,遞給了在座的心腹一閱。
眾人面面相覷,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告訴老百姓實情,可是這些謀劃又怎麼可能和老百姓說清楚,老百姓都知道了,那麼別的國家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可若是強行鎮壓,反而更失民心。“既然是刑部主管的事情,便由刑部尚書先說吧。”政和帝先點了刑部尚書的名。“陛下,古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當行非常之法方可。”刑部尚書頓了頓開口道,“臣覺得與其被動等著文人鬧事,不如我們反戈一擊。這民間俗話不是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每多讀書人。若是把他們這些鬧事分子的名聲敗壞乾淨,成了人人喊打之徒,也不會有百姓願意與之同流合汙。”
“臣覺得刑部尚書所言甚是,例如這帶頭的柴萬智,平日裡常常虐打下人,又常常與一些富商狼狽為奸,乃是十足的訴棍。若是揭發了這些往事,只怕老百姓恨不得把柴萬智打死,又怎麼會跟著柴萬智走呢!”柳鴻飛沉吟片刻,開口道。
政和帝點了點頭,轉身便寫了一道密令,吩咐侍從直接送達至處理此事的官員。不日,賈珍便與眾人擬好了有關條陳,呈交給政和帝閱覽了一番。政和帝幾番細量之下,便選了幾處與本朝相鄰但是關係一般的地方,一個乃是天竺,另一個則是淡馬錫。賈珍看到天竺的時候愣了愣,看來無論怎麼發展,印度都擺脫不了做所謂的貿易中轉站。這個時候的印度算是後期莫臥兒時期,皇帝大都昏庸無能,地方割據勢力開始起來,但是決定印度的命運卻是歐洲人。至於淡馬錫——賈珍一時半會兒還真的想不起來,還是柳鴻飛將淡馬錫指給了賈珍看,賈珍看到那個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不禁恍然大悟,原來是新加坡,就是那個所謂的花園國家啊。賈珍聳了聳肩膀,馬六甲海峽的確很有存在感,但是新加坡實在是太讓人喜歡不起來。而在此時,海運還未興起,歐亞大陸的溝通主要還是靠陸路的時候,新加坡更是一個毫無存在感的地方,唯一值得記載的就是元朝人曾經來過這塊地方尋找大象的存在。
“我覺得淡馬錫可以實際控制在我們的手裡,這樣的話,整個水道都可以被我們所控制,光是貿易往來的過路費收益就足夠豐厚。”韓昌低頭沉吟了片刻,有了新的主意。“只是現下太高調了,不能圖眼下一時之快。”賈珍在心裡暗暗合計一番,也覺得可惜,間接控制的話,比直接控制收益要少得多。“也是,圖大謀這,不在於一城一池之失。”戶部尚書最為可惜這些損失,不過想了想整體大局,倒也爽快地放開了。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朕從密探那裡知道,如今中東那裡的貿易恐怕不會那麼順暢。”政和帝拿起桌上的一份奏摺,如今中東的貿易因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原因開始慢慢地萎縮起來,雖然短時間影響不大,但是長此以往,勢必海上航運就要興盛起來,這是一個機遇,而作為大央朝的皇帝就是要抓住這個機會。
“陛下的意思是?”賈珍抬起眼睛,問道。“朕這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