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3/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堪比唐僧,但考慮到馬歇爾此時需要宣洩的沮喪情緒,我決定還是保持聖人般的耐性,但李鯉顯然定力不夠:“馬歇爾,別老拘泥在什麼考古史啊女屍衣物啊紫色巖礫啊,濃縮才是精華,那個揣著驚天秘密卻到處亂跑的麻煩女人最後究竟找到了沒有?你的十年尋寶曆程究竟做了點什麼?”
馬歇爾停頓下來,似乎在整理思路,好幾秒後方吐了一口濁氣道:“實在抱歉,可實在是沒法省略掉其中任何一點啊,我現在說的每一個似乎無關緊要的發現,都凝聚了數代考古積累的結晶。沉澱下來的這麼多線索其實缺乏的只是最後一點關鍵,有了它,一切都峰迴路轉豁然開朗。當然,刨去種種人力因素,上蒼恩賜的好運也是絕對不可缺少的砝碼,總之我在機緣巧合下找到了尋覓亞馬孫寶藏線索的第四次也是決定性的轉機,為此我和整個考古小組耗費了整整十年,就在昨天,我們終於揭開了最後一個謎題,但人生的境遇有時就象在拉肚子,你心急火燎的做好了一切前戲放開閘門奮力一送,可出來的卻只是一個響亮的屁……”
作者有話說:不好意思啊,這兩天更新慢了的原因是迷上了電視劇《新大秦帝國》,彩!裡面赳赳老秦的秦地錚骨令人震撼,商鞅變法的詳細歷史也值得推薦! 。。
異聞實錄6—蛇誘13
●篇前引語:我們看錯了世界;卻反過來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泰戈爾●
現在想想,命運中顛沛浮沉的個體,真如草芥微塵,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而無論福禍,都似無根之水,絕不會長久。
馬歇爾發表完一番似是而非的感慨,話鋒一轉:“兩位可還記得十年前發生在南美大陸的瓜達維達地震?”
我心念一動:“好象有點印象,我記得這個地震無論是能量還是烈度都算不上驚世駭俗的程度,但瓜達維達湖的湖水因地質構造的變化而數夜之間消逝殆盡。當時圍繞湖底淤泥中裡可能存在的大量黃金,好象還鬧過國際糾紛。”
“不錯。”馬歇爾連連點頭:“瓜達維達湖是齊布查。穆斯卡印第安族頂禮膜拜的聖湖,而該族在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國之前,有過酋長即位時向湖水中拋擲黃金和寶石的長期習俗,據傳,大湖湖底沉睡著至少數千噸黃金。16世紀,西班牙人組織了一支打撈隊,在3個月內從較淺的湖底撈起幾百件黃金用品,從此黃金湖的美譽不脛而走。1911年,英國人消耗巨資挖了一條地道,把湖水抽乾,但留下很厚的泥漿,太陽很快把泥漿曬成乾硬的泥磚。等到這些英國人從歐洲運來鑽探裝置時,地道已被堵死,湖中再度充滿湖水,從1974年起,哥倫比亞政府派兵保護瓜達維達湖和湖中的寶藏,此後再也沒有人能接近這批寶藏……”
“我明白了,”李鯉一拍大腿:“地震令整個大湖洩漏乾涸,豈非天賜良機?馬歇爾,你該不會應哥倫比亞政府的邀請,參與了撈金過程,結果一不小心就撈起來條有價值的線索?”
馬歇爾苦笑起來:“倘若真能這樣,倒是睡著了也會笑醒,可就憑我個無名小卒,怎麼可能得到撈金的殊榮?不過,因為此次地震,我倒是真得到了一個可以踏足南美大陸的差使——去秘魯的的喀喀湖。”
怎麼又扯到的的喀喀湖去了,不過這個名字好熟,我插嘴道:“莫非是那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南美第二大湖?”
“正是,其實的的喀喀湖在研究印加古文明方面,比黃金湖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以這樣說,這裡是印加文明的誕生地,湖區41個島嶼上星羅棋佈的古遺蹟都極具考古價值,按照印第安傳說,這裡是印加王朝的締造者芒科卡。帕克和瑪瑪。奧柳被太陽神派遣到人間來的著陸地點……因為地震導致地殼變遷的緣故,一直沉睡在科阿島和帕利亞拉島之間的湖底古城遺蹟浮出水面,我便是奉命去考察遺蹟中重見天日的古隧道以及佈滿原始雕刻的牆壁。”
“然後就找到了第四次轉機的決定性線索?”我見馬歇爾頗有要長篇累櫝的大談印加文明的架勢,忙不迭的委婉提醒其千萬別再跑題了,同時好不容易把溢位唇際的滔天呵欠強嚥了回去。
“雖不中,亦不遠矣,總之說來話長。”馬歇爾繼續老牛拖破車般的娓娓慢述:“作為一個無比熱衷於印加文明的年輕人,我當時簡直處於一種亢奮狀態,成天不知疲憊的上竄下跳東奔西走,並很快和島上生活的印第安各族的原住民混熟了,有一次我應邀去參加湖區最古老族裔烏魯人的宴會,無意中發現烏魯少女穿的鞋子竟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墨綠帶灰的皺褶蛙皮上面鑲嵌著一種說不上名來的野鴨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