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木粗厥僑魏我晃輝詵ɑ�慫�巖雲蠹暗摹�
2003年10月6日晚,時任法國外長德維爾潘在法外交部主持盛大宴會,歡迎前來主持中國在法文化年開幕式的陳至立國務委員。在宴會前的禮節性會見中,我們來到了外長的辦公室。令人吃驚的是,叱吒風雲的法國外長居然將其辦公室佈置得像個書房,或叫小型博物館,裡面根本沒有人們想像中的成摞檔案,取而代之的卻是各種精美的藝術品。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在其辦公桌的正上方牆壁上懸掛著一幅趙無極的抽象派油畫。當時陪見還有趙無極本人,德維爾潘夫婦對趙老先生更是畢恭畢敬,開口閉口言必稱趙大師。這種對藝術的熱愛和對藝術家的尊重完全出自外長夫婦內心,我當時就想到中國的成語“眾星捧月”,無形之中,晚會與前來主持中國在法文化年開幕式活動的國務委員陳至立合影。(2003年10月7日)
的嘉賓成了超越時空與國界的藝術和由中西文化交流人格化的趙先生本人。我不由地想起程抱一在金碧輝煌的法蘭西學院圓頂大廳的致詞,同程先生一樣,趙無極懷以朝聖般的心情來到藝術之鄉法蘭西學習繪畫。因此,當黃河與塞納河相匯時,就孕育出一代世界級藝術大師……
與著名旅法大畫家、法蘭西學院院士趙無極先生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國慶招待會上。(2002年10月1日)趙無極(法文名 Zao wou�ki) 1921年生於北平,14歲入杭州藝專學習繪畫,師從林風眠先生。林風眠敢於創新、追求藝術自由境界的精神對其影響甚大。1941年,趙無極在重慶首次舉辦個人畫展,畫風深受馬蒂斯和畢加索影響。1948年,他遠渡重洋來到巴黎,開始其漫長的藝術探索之旅。趙先生到法國學畫完全頗有傳奇色彩。他是位有錢的銀行家子弟,腰攜3萬美元住在巴黎藝術家雲集的蒙馬爾特高地,並與藝術大師畢加索、米羅和馬蒂斯交往密切。這段經歷使趙無極對抽象藝術的創作充滿無限的想像。上世紀,在整個50年代,趙無極藉助抽象符號表現物象之外純粹的象徵意義,在抽象藝術之都的巴黎名噪一時。此階段的代表作是: 《風》(1954年)、《淹沒的城市》(1955年)、《河流》與《沼澤》(1956年)、《大地本無形》(1957年)和《我們倆》(1957年)。進入60年代,趙無極作品多以黑、褐等暗色為基調,筆觸激烈,充滿力度,畫面極富運動感;70年代後,趙無極繪畫又進入另一階段,其油畫技巧日臻嫻熟,色彩變得豔麗明亮,畫面更側重對空間和光線的追求,蘊含天地水火等種種大自然的要素,更具有風景的意味,氣氛越來越平靜。90年代後,趙先生的畫更是爐火純青,一方面,更顯物象影響,如《1990年10月25日》具月光水波之像,《1996年2月6日》呈崗巒林木之形;另一方面,卻又化入像外之像,進一步體現中國哲學所特有的天人合一,虛靜忘我的精神境界。
趙無極是在西方抽象繪畫大潮從表現性的具象繪畫入手,後來發展成符號化的意象繪畫,再進而發展成表現性的抽象繪畫的,在整個畫風確立的過程中,其藝術境界也愈發顯得擴大。欣賞趙大師的作品,你會有一種源自內心深處的衝動。這就是中國人所謂的“大氣”。其作品一反西方抽象繪畫通常在畫布上的形式營構,而是從關於自然的憧憬與感受中上升為抽象語言。與西方抽象派作品不同,趙先生的調色盤下是一個完全抽象的形式世界,但疊印出一個充滿生命律動的自然世界,讓人生髮出許多投射了審美聯想的幻覺,從畫中看到變化的廣袤自然。這就是以東方傳統為根基的抽象形態繪畫,是中西藝術在精神上的交融。
在巴黎我們還有一位繪畫大師,叫朱德群(Chu Teh�Chun),1920年生於江蘇省徐州,1935年入杭州藝專學習西畫,1944—1949年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工學院,1951—1955年任教於與法蘭西學院院士、著名畫家朱德群先生合影。(2003年10月)臺灣師範學院。1955年,時年已35歲的他,為了追求藝術的新發展遠赴巴黎至今。朱先生的繪畫技巧有法國後期印象派塞尚與略微那麼一點野獸派相結合的風格,對於色彩的感覺極其靈敏,擅用大紅大綠大藍大黃等強烈的顏色來寫靜物與風景。同趙無極一樣,朱先生繪畫成功地結合了東西方兩種藝術傳統,其繪畫色彩絢麗,光影迷離,在變換複雜的空間構成和具有書法韻味的點線揮灑之間氣韻流動,跌宕起伏。朱先生將中國傳統繪畫、書法與繪畫用詩意般的筆觸結合在一起,給人總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和一種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