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的原因是地核與地幔間的互相作用。年際變化的幅度為0.2~0.3毫秒,相當於十年尺度變化幅度的十分之一。這種年際變化與厄爾尼諾現象期間,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的異常變化具有相當的一致性,因此可能與全球性大氣環流有關。然而引起這種一致性的真正原因目前仍然是一個謎團。
大氣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和從物理學方面一樣,大氣都是地球的一件最重要的附屬品。雖然它對我們的生活非常必要,卻給了天文學家帶來了進行精密觀測的巨大障礙。它多少會吸收去一些從中經過的光,因此微微改變了天體的真實色彩,即使在極晴朗的夜空也不免使得星星比原來更黯淡。它還會彎曲從中經過的光,使它沿一條微曲的路線(這線對地球而言是凹的),卻不是直射入天文學家的眼裡。結果又使星辰都看起來離地平線比實際位置高了一些。從天頂直射下來的星光是不受彎曲的,離天頂愈遠則折光愈甚。在離天頂45度時,折光之差達到了一弧分,雖然這個曲折的程度肉眼發現不了,但在天文學家看來已是很大的誤差了。物體越靠近地平線,其折光率就越大;離地平線28度時已比45度時增大了一倍;在地平線上眼見的天體由折光引起的誤差已在半度以上,這已比肉眼所看到的太陽和月亮的直徑還要大了。結果就是,在日出日落的時候,我們在地平線上看到的太陽實際上是在地平線以下。我們看得見它只是因為折光的緣故。地平附近折光率增大的另一有趣的結果就是,太陽在那兒看起來要扁一些,它的垂直直徑要比水平的直徑看起來短。這是因為太陽的下半部較上半部受到的折光率更大。有機會在海上看日出或者日落的話,任何人都可以看到這種景觀。
當太陽在熱帶晴朗的空氣中沉下海洋去時,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在溫帶濃厚的空氣中很難見到的美麗景觀。由於大氣對各色光線有不同的折射率,大氣也像一片三稜鏡一樣按不同的角度折射不同的光線:對於紅色光線折射最少,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逐漸增大折射的角度。結果,當太陽在海平面上消失的時候,最後的一串光線也按同樣的順序逐漸消失。太陽逝去前兩三秒鐘,它的殘留可見的邊緣會很迅速地改變顏色,並且越來越暗。我們最後見到的是轉瞬即逝的一道綠色的閃光。至於波長更短、折射更大的藍光紫光,則在達到我們眼睛之前已經被大氣散射和吸收了。
月亮
各種不同的測量都一致認為,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6萬千米。得到這距離的方法是直接測量視差(以後我們要說),還有一種是計算月亮繞地球的軌道運動。因為這軌道是橢圓的,所以它的實際距離常常會不同,有時它比平均距離少1.6萬千米或2.4萬千米,有時卻又多出了這個數目。
月球的直徑比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略大一點,準確些說是3 476千米。最精密的測量也未發現它不成球形,只不過表面是不規則的罷了。
。 想看書來
月亮的公轉與位相
月亮陪著地球繞日執行。這兩種運動的聯合在部分讀者的眼中看來要覺得稍為複雜些,但其實並不難明白。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有一把椅子放在急行火車中,一個人離椅子一米遠繞著椅子轉。他可以不論轉多少次也不改變距離,更與火車的運動毫無牽涉。就像這樣,地球在自己的軌道中向前執行,月亮連續繞著它轉,而相對地球的距離並無多大變動。
月亮繞地球一週實際所需的時間是27日又8小時,但從一新月(朔)到另一新月所經歷的時間卻是29日又13小時。這種不同是因為地球同時也繞著太陽運動,或者說(實際上意思一樣)因為太陽順著黃道的視運動。要表明這一點,畫AC弧作為地球繞日軌道的一段。假定某一時候地球在E點,月亮在M點正處於地球、太陽之間。27日又8小時之後,地球已從E點移到F點。當地球這樣執行的時候,月亮也按自己軌道順箭頭方向前進,這時恰到N點。這時EM線與FN線是平行的,因此月亮實際已完成它的公轉一週,看來又回到和上次一樣的眾星之間的位置了。可是太陽此時在FS方向上。因此月亮要回到太陽地球之間的位置上就必須再運動一些時間不可。這又需要兩天多一點的時光,於是兩個新月之間的時間就成了29.5天了。
月亮的不同的位相(phases)是隨它對太陽的位置而定的。因為它是不能自己發光的物體,我們只是在太陽照到它的時候才看見它。它在太陽跟我們之間的時候,它的黑暗的一半對著我們,就完全不能被看見。曆書中稱這為“新月(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