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也不退悔了,您沒事也別老拿它念著玩。唐僧進一步擺起師父的架子來,說“既如此,伏侍我上馬去也。”悟空還能說什麼,只好乖乖照辦。唐僧至此總算有一點做師父的感覺了。
悟空還在生觀音的氣,想著要到南海找觀音算賬。唐僧說,徒弟你怎麼就不明白呢,這辦法是她教給我的,她能不會嗎,你到南海去不是找死呀。行者一想也對,只好“抖擻精神”(強打精神吧),死心塌地保唐僧西去。
這觀音做事也很刁,她不在悟空從五行山下出來的時候給他戴緊箍,而在他溜號之後,再讓唐僧給他戴上緊箍。故意給了孫悟空一個自我選擇的機會,要不然,一開始就強迫悟空的感覺太強烈了。這次溜號,畢竟是悟空自己跑回來的,再給他戴上緊箍,悟空心理上稍微好接受一點(當然還是不好接受),另外,也算是對他中途撂挑子不幹的一種懲罰吧。
要對孫悟空進行改造,緊箍咒是一個必要的環節。有學者認為,緊箍咒實際沒有多大作用,理由主要有兩點:①緊箍咒沒有念幾次;②如果悟空擔心緊箍咒的話,乾脆讓妖魔把唐僧給吃了,不是免去麻煩了嗎。這種觀點實際上難以成立。以第二條理由來說,首先,孫悟空的目的是透過保唐僧到西天,改變自己的身份,求得正果,他自然不能讓妖魔把唐僧給吃了。其次,就算妖魔把唐僧給吃了,觀音還是會念緊箍咒,悟空真正忌憚的是如來和觀音,他不敢向唐僧下手,正是有這一層的顧慮。
第一條理由更不成立。戴上緊箍並不是要時時給他念緊箍咒,緊箍咒念得少不表示緊箍咒的作用小。緊箍一直是悟空心頭的一個陰影,它隨時提醒悟空自己有把柄捏在別人手裡,使他不敢輕舉妄動。比如,有好幾次他想對妖怪、強人下手,因為怕唐僧念緊箍咒而作罷。緊箍咒是唐僧對付孫悟空的殺手鐧,可以起到最後手段的作用,它的價值正在於“備而不用”。就像當今在國際關係中,戰爭作為一個最後手段,雖然平時不使用,但強大的軍事實力可以產生重要的威懾作用,由此改變對手的行為方式。 。。
不再認同妖怪身份(5)
觀音讓悟空戴上緊箍,並非出於惡意。觀音並未有意念過緊箍咒,她唯一一次念緊箍咒,是為了辨別出假冒孫悟空的六耳獼猴。她從沒有想過要用這個東西折磨悟空。另外到西天時,緊箍兒就從悟空的頭上自動消失了。因此,菩薩給他戴上緊箍,主要是從引導孫悟空進行思想改造的角度著眼的。對此,孫悟空心裡也基本上明白。
說到緊箍咒,我想到希臘神話中的一個著名故事,這兩件事看起來雖然完全不同,內在的道理卻是一致的。
在著名的荷馬史詩《奧德塞》中,英雄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流返回故鄉的途中,要經過一個島嶼,在這個島嶼的石崖邊居住著唱魔歌的海妖塞壬姐妹。她們坐在一片花叢裡,唱著蠱惑人心的歌,甜美的歌聲把過往的船隻引向該島,然後撞上礁石船毀人亡。過往的海員和船隻都受到迷惑走向毀滅,無一倖免。奧德修斯遵循女神喀耳斯的忠告,為了對付塞壬姐妹,他採取了謹慎的防備措施。船隻還沒駛到能聽到歌聲的地方,奧德修斯就令人把他拴在桅杆上,並用蠟把其他人的耳朵塞住。他還告誡他們透過塞壬島時不要理會他的命令和手勢。
在經過該島時,奧德修斯聽到了迷人的歌聲。歌聲如此令人神往,他絕望地掙扎著要解除束縛,並向隨從叫喊著要他們駛向正在繁花茂盛的草地上唱歌的海妖姐妹,但沒人理他。海員們駕駛船隻一直向前,直到最後再也聽不到歌聲。這時他們才給奧德修斯鬆綁,並取出自己耳朵中的蠟。這次塞壬海妖們算是白唱了歌。
在這個故事中,當奧德修斯親耳聽到海妖歌聲的時候,他自願選擇讓船隻駛向該島,這種做法帶來的結果將是自身的毀滅。這表明有時人的感性會戰勝理性。幸好奧德修斯提前採取了預防措施。他對自己採取的預防措施是限制自身的行動自由,使自己的意志不能付諸實施;他為同伴採取的措施是,把誘惑物關在門外,使他們感受不到,從而相當於誘惑物不存在。對悟空來說,他對名利的追求、他易怒的脾氣,就是他需要適當加以抵禦的東西,緊箍咒則是觀音為他準備的預防措施,可以避免孫悟空做出包括他自己在內大家都不願看到的事情。
說穿了,取經隊伍是一個團隊,現在要由這個團隊去完成一項艱鉅的任務。悟空顯然是團隊中的能人,沒有他取經團隊到不了西天。另一方面,組織也要控制團隊成員自行其是的行為。孫悟空神通廣大,可以藉以成事。但他又“性潑凶頑”,“不伏使喚”,連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