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爾海姆認為,造成各種不同自殺率的是社會的總體結構。所有社會為了發揮其職能並長期延續下去,都必須既有個性(個人創造性),又有社會一體化(或社會制約)。例如一個社會中這兩個方面保持著完美的平衡,那麼,儘管該社會依然可能有少量的自殺存在,但可以預言,它決不會有某種穩定的自殺率。
第三章<;三>;
〈三〉心理學的原因論
1、慾求不滿——挫折攻擊論
這種理論認為,當個人動機、行為受到挫折時,攻擊與侵犯就成為一種最原始而本能的反映,而自殺則是攻擊與侵犯性的內向,即將攻擊的矛頭轉向自己的心靈與肉體。這種理論與“攻擊本能論”密切相聯,攻擊本能論認為攻擊性是人天生的本能,起源於比較行為學和精神分析學。羅連茨(1966)認為,攻擊作為抗禦外敵、捕捉食物的手段,有助於儲存自己。而同種之間的相互攻擊將留下較強的子孫後代,這對於種的繁衍和進化又是不可缺少的。這種攻擊本能是天生的,若受到激發就會自發地產生攻擊行為。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S﹒Freud 1886~1939)在其早期著作中,把人類的基本慾望分為兩種,即“尋求快樂”和“逃避痛苦”。當這種趨樂避苦的慾望受阻時,心理上就產生挫折感,導致攻擊行為。這種攻擊行為按其攻擊指向的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為對他人的攻擊,輕者如嘲笑、譏諷、斥責,重者如打鬥、毀傷或殺害使他受到挫折的物件,犯罪則是這種攻擊形式的嚴重表現。二是自我攻擊,即侵犯攻擊的反應是內在行為——用幻想、投影或退縮等自我攻擊的方式來取代,自殺則是這種方式的極端表現。
多拉德和米勒等人(J﹒Dolland,N﹒E﹒Miller等,1939)將弗洛伊德的觀點繼承下來,結合他們多年的試驗結果,提出了慾求不滿——挫折攻擊理論,認為攻擊行為是以慾望未得到滿足為前提和動因的,受挫折越大,攻擊強度也越大。與弗氏觀點不同之處在於,它不認為攻擊行為是天生的,而是設想了一個附加條件的過程,即對妨礙欲求滿足的人實行的攻擊將使對方(自我攻擊時則為“自身”)感到痛苦,從而緩和自己的不滿情緒。
多拉德等人的理論,重視人的不良心理導致自殺的發生,但它忽視了人的道德意識、社會文化背景對個人的需要和慾望的調節作用,對不良心理品質的約束作用,忽視了人的意志對情緒和行為的控制作用;而且,這種理論由於其過分簡單化而遭到許多人的批評。他們指出,慾求不滿並不是每次都會引起攻擊發生,相反,除了慾求不滿以外的其他原因也會導致攻擊的發生。因此,這種觀點不能正確、全面地說明自殺現象的原因。
2、模仿學說
關於人的攻擊性,更多的學者認為是屬於文化學習模式。所謂學習,是透過實踐經驗不斷地改造原來的行為,從而獲得新的行為方式。學習主要有兩種型別:
①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其基本觀點是在某種刺激條件下發生行為時,刺激和行為是互相聯結的。
②社會性學習。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而獲得新的行為的學習方法,叫社會學習或觀摩學習。
自殺行為的發生,同樣有模仿學習的因素。如泰國一9歲兒童在電視上看見一家六人因篤信宗教集體上吊自殺的情景,感到十分好奇,經常同他的母親談上吊自殺的事。後來他趁家人外出之機,用尼龍繩把自己吊起來,想嚐嚐上吊的滋味,結果險些喪命。這就是一個模仿自殺的案例。長期以來,心理學家不斷探索模仿、學習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模仿學說。
塔爾德(G﹒Tarde)於1890年提出了模仿的規律,認為接觸密切的人們可以相互模仿,低劣者模仿優越者。塔爾德認為反社會行為(包括自殺和犯罪)也是由這樣的一些模仿規律支配的。薩瑟蘭(E﹒H﹒Sutherland)提出的分化性聯結理論認為,自殺或犯罪等越軌行為並非遺傳得來的,而是由於與他人的交往及互動相影響、學習而形成的,這主要是在與個人關係密切的集團中學得的。學習的內心容包括:①方法的學;②將動機、慾望、衝動、態度和理由引向特定的方向。
以上各種理論和學說,分別從生物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不同的角度解釋自殺的原因,力圖揭示產生自殺現象的真正原因。就其某一方面或區域性而言是有可取之處的,然而,如何從本質上全面揭示自殺,顯然是不夠的。書包 網 。 想看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