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武氏烏金 (第1/2頁)
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591章武氏烏金
神禾塬上武家莊子。
這裡原來叫老泉寨,如今叫武家堡,這塊地不說十年九主,但也確實是來來回回的換了許多主人。
武家莊子這地雖然上任主人是三階教白塔寺,而他上上任主人據說姓郭。
老輩的塬上人還記得一句話,馮家的山,楊家的地,蘆家的騾馬比車長,郭家的金銀用斗量。
這說的便是神禾塬上隋朝時四大豪強,雖然這四大豪強遠比不上京兆韋杜,但在神禾塬這片曾經也很厲害。
現在的武家堡莊子,其實就是以前的郭家大院,坐北朝南,佔地二十畝,院落十一進,房屋一百多間,郭家最興盛時,塬上置地三千餘畝。
雖說歷經王朝變換,郭氏也隨雨打風吹去,莊園和地也幾經變換主人,但如今改姓武后,那十一進的大院,依然還矗立著。
當年郭家的三千畝地,如今一千畝是武家的,還有千畝是香積寺名下,交給寺外的幾十戶村民永佃耕種。
走近莊子,遠遠便看到大片的地。
雖說是塬上,但地勢平坦,萬畝良田似乎一望無際,南邊的終南山顯得那麼近。
養豬當然不能只吃草,更不能跟放羊似的趕出去完全散養,還是得喂好,要添飼料,這樣長的快,長的肥,出欄快。
跟印象裡髒兮兮甚至吃屎的豬完全不同,看著還有點可愛。
鬥米二三錢,百姓如果還只是傳統的男耕女織,那確實非常傷農。而武家這種模式,確實能夠較好的抵抗這種穀賤傷農的情況。
夏夜,武家大院雖不是窯洞,卻也很陰涼,厚厚的黃土夯牆,讓屋裡並不熱。
皇子家都有三百畝豬沼,可知養豬是很有利的。
但對市井百姓來說,羊肉哪吃的起。
實際上玉米在神禾塬畔這樣的良田上種,比不過小麥、水稻的,事實上種穀子也比不過小麥,只不過關中很多地區,都是比較缺水乾旱的,所以種植粟、黍、蕎麥、燕麥等更適應些,產量就比種麥高,
但在平原水澆地良田上,都比不過麥稻。
這裡甚至都還建了個學校,母豬護理班、劁豬班、獸醫班、釀酒班、養雞鴨班等,都是相當接地氣的技術,招收附近百姓少年,學會了就能在武家這裡做事賺錢,也可以回家自己搞養殖什麼的。
挑剩下的也可以用來釀酒或是做養豬養雞的飼料。
武家堡這地,如果種麥子,豐年畝產三石也沒問題的,武家能產兩畝玉米,已經是很意外的高產了。
武家自己種的這玉米,並不是拿來做糧食吃的,挑選後是要做玉米種出售,價格可比糧價高許多。
農民不值錢的就是勞力和時間,
武家春天種的玉米,夏天收穫,畝產兩石,接著又可以繼續種一茬,不論種小麥還是玉米或是紅薯、大豆,也還有一季收入。
“懷玉你新得的這兩莊子,四千八百畝地,也打算這樣經營嗎?”
再就是豬皮、豬鬃這些,也還挺值錢的,轉手加工成皮鞋或是豬鬃刷子都挺不錯。
三百頭母豬,一年能產五六千隻豬崽,武家自養三千隻,餘下的都是給周邊農戶合作養殖。
武家現在靠這種模式,雖說養豬這塊還沒幹過韋家,但也已經是後起之秀,尤其是武家的母豬養的好,甚至還開了班,收學生專門教母豬的產後護理,還有獸醫班,學會這些本事,那絕對不愁沒飯吃。
李世民在武家堡轉了又轉。
武家的這種養殖加工模式,確實是更先進的莊園經濟模式,但普通百姓不適用,不過莊園養殖加工,帶動周邊百姓,倒是不錯。
李世民聽懷玉說長安將來一天能吃掉一萬頭豬,還是很驚訝的,宮廷肉食消耗主要是羊肉,然後是鵝,雞鴨都吃的少,更別說被嫌棄為賤肉的豬肉。
一畝紅薯能養個三頭豬,養豬多也很需要田地的,武懷玉計劃新拿的莊子種棉花,少量種口糧,那就沒有多餘的地來種紅薯玉米養豬了,養些母豬賣豬崽,或是跟附近百姓合作養殖,倒更好些。
在殺牛犯法的唐朝,羊肉又太貴的情況下,豬肉確實有巨大的市場。
“長安是京師帝都,人口越來越多,照這勢頭髮展,以後日食萬豬都是必然的,羊肉太貴,市井百姓日常吃不起羊肉,只能是吃豬肉,
這千畝地的莊子年產出,可以說是很驚人的。
而武家磨坊每日碾米磨面,產生的大量糠麩武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