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4/4頁)
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境地。
管仲對小節不甚注意,一般人不敢說他好,只有鮑叔牙勇於保舉他,因此為齊國發掘了一位了不起的治國人才。這是仁者能“好”人。孔子任魯國的大司寇,第七天就誅少正卯,原因是少正卯“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像少正卯這種人很能得到一般不明事理的人的歡迎,只有仁人君子才能勇敢地“惡”他。仁者用心如秤,明理如鏡,善善惡惡,嘉善而矜不能,人類社會才會一天比一天好。
(三)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①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③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④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⑤者;惡不孫以為勇⑥者;惡訐以為直⑦者。”(《陽貨》第一七·二四)
章旨
孔子和子貢討論君子之所惡。
註釋
① 惡音wù,厭惡。
② 稱人之惡播揚人的過錯。惡,音è,過錯。
③ 居下流而訕上在下位而誹謗在上位者。下流,下位,與今語“卑鄙下流”的意義不同。訕,音shàn,謗毀。
④ 果敢而窒果決勇敢但不通事理。窒,窒塞不通。
⑤ 徼以為知抄襲人說以為自己有智慧。徼,音jiāo,抄襲。知,通“智”。
⑥ 不孫以為勇把不謙遜當作是勇敢。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