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頁)
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奈��⒉恢�災頻娜耍�醋芟胱曷┒礎⒆吆竺牛�又謝袢”├��踔斂幌е�ǚ阜ā⑻糶乒��Γ�笞�諦那��柿俗約海�嗔松緇幔�勻灰脖淮籩謔遊�芾嗔恕�
(三)
子曰:“君子成①人之美②,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③。”(《顏淵》第一二·一六)
章旨
孔子說明君子、小人的用心不同。
註釋
①成助成、成全。
②美善。
③反是與此相反。是,此也。
析論
仁人君子追求美善的真誠,絕不侷限在自我一身而已,他們不以成就自己的完美為已足。除了要求自己行止美善之外,他們還希望周遭之人、全體社會,同樣都能實踐道德,臻於美善。可以這麼說:當週遭之人多行不義,社會大眾是非不明時,仁人君子必會視為自己德業有所虧欠的。孔子說:“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謂仁,自己站得住,便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便同時也使別人行得通。)(《雍也》篇)就是最好的寫照。所以,君子看到人有善舉美行,必會盡力幫助;看到人將蹈惡走險,必會設法勸阻,懷著高度的教化熱誠,引導他人守法、獎勸他人行善、助成他人修德,以塑造美好社會。然而,社會上卻也存在著一些人,他們引誘少年犯罪、逼迫少女賣淫、誹謗正直、打擊善政,可以想見孔子說“小人反是”時,心情應是沉重的。
(四)
子曰:“君子求①諸②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第一五·二〇)
章旨
孔子言君子反求諸己,小人則責求他人。
註釋
①求責求。
②諸“之於”的合音。
析論
自我反省是孔子十分重視的個人修養功夫,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遇事不順,能夠自我反省,自己的缺點、毛病就會漸漸減少,說話、行事更趨謹慎,那麼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然而這是有道德修養的君子才能做到的事。
至於缺乏德性修養的小人,事情不順,習慣歸罪他人,而怨尤叢生。這種不願反省檢討自己,一味地把責任往外推的態度,即使掩飾了自己的缺點,對於事情卻一點幫助也沒有,終究免不了失敗的命運。
以上兩種對人對事截然不同的態度,正區別了君子、小人的不同,也是一個人做人做事是否能成功的關鍵,我們又怎能不謹慎呢?
(五)
子曰:“君子和①而不同②,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一三·二三)
章旨
孔子說明君子、小人的待人態度有和、同的差異。
註釋
①和調和彼此,與人和諧相處。
②同苟同,曲己從人。
析論
人與人的相處,是門大學問,團體中要相處得好,並不容易。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習慣、意見。在人與人交際之間,有德君子,他能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能調和大家的意見,使大家能和諧相處。不過對於見解拙劣、不合義理的意見,卻不敢苟同,一定要維持大原則,絕不作鄉愿。而品格低劣的小人則不然,沒有原則,只會附和別人,向人奉承、討好;或是極力維護自己,凸顯自己,與人不能和諧相處,最後不免在團體中製造黨同伐異的紛爭。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論語卷·論修養(15)
在民主時代的今天,君子這種處世的態度更是重要,能堅持大原則,又能調和大家的意見,與人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六)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為政》第二·一〇)
章旨
孔子說明君子、小人的處世態度有周、比的差異。
註釋
①周普遍,有一視同仁、不偏私的意思。
②比音bì,偏黨,有勾結營私的意思。
析論
君子、小人待人既有和、同的差異,那麼在處理事務上,尤其涉及利益分配的問題時,更容易呈現出公正無私與偏私不公的對比。小人勾結黨比,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時之間看似有合同眾人的跡象,其實彼此之間的結合點在利。一旦利益有衝突,便又互相傷害,搶佔先機,不能以整體利益做考量。君子不是如此的,他們總是能顧全大體,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