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手指頭。啞巴笑著給劉文友鞠個躬回家了。第三天啞巴就背個筐開始在學校門口擺攤,啞巴的生活變的很有規律,天天隨著孩子們上學,下課,放學。啞巴每次去學校都很早,我不管哪次去上學,他都在門口擺好攤,坐在筐上晃著腿。劉文友也早,不過早不過啞巴。兩個人擺攤,總要爭點什麼。我還記得他們為了證明自己賣的小刀比彼此的鋒利而互相攀比的情景。啞巴在柳樹下一邊跳著一邊用刀片輕輕地割硬紙,硬紙在他刀下一絲一絲的飄落。劉文友不跳,也不割硬紙,他只是給我們講故事,吸引我們圍到他的攤子旁。孩子愛熱鬧也愛聽故事,兩人總是各有千秋,孩子們也沒有受他們所左右該買誰的依然買誰的。啞巴在學校門口擺攤也賣不多少錢,只勉強夠他零花。夏天時他買不起涼鞋就把一雙舊球鞋的前後左右挖成洞當作涼鞋穿,我現在還記得他穿那種鞋滑稽的模樣,一走一趿拉,兩走一趔趄,我們笑,他也笑。啞巴在門口擺攤一直襬到我初中畢業。那年,村長攤派給村裡每人200多元錢蓋了新教學樓。村長不讓啞巴在門前擺攤,啞巴又開始挎個畚箕滿村子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