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是自殺的機制。
由於在自殺行為中,潛意識的願望及其衍生物只能以一種結束個體自身生命的極端扭曲的形式,突圍而出,在自毀行為中,求得突發的快樂滿足,由此可見,自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否定和破壞了意識的作用和功能,實屬心理的個體心理發展的一種適應異常的機制。
作為一種眾所周知的、盛行的精神現象,自殺,易發生在不穩定的青春期或倔強人格的中年期,易發生於失戀、經濟崩潰及家庭不和的狀況下。
初春和入秋的溫暖季節自殺的多;
夜裡比白天自殺的多;
鰥寡孤獨者比結婚者自殺的多。
……
這類例證,可以說是不勝列舉。
例如,年輕孩子因想要的東西家裡不給買,被父母訓斥,而還以顏色跳樓自殺;小學學童因忘帶學習用具,被教師加罰抄寫課文百遍,而感人生無趣投水自殺;初中學生引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未進入班級前三名而鬱悶惶恐,在家服農藥自殺;中學少女因同情朋友厄運,抗議校方對女學生限制太死,而集體跳河自殺;未成年人因害怕手淫被發現,弄得自己無地自容,而在樹林上吊自殺;大學生因在聯歡會上唱歌走調,受眾人鬨笑而無法忍受,而在校園喝硫酸自殺;青年男生因兩性問題,對“不可理解的人生”深感苦惱,而自卑傷感以跳崖自殺;在校學生因散佈色情軟體,受到老師批評,而服安眠藥自殺;債權人因討不回債,而情緒不能穩定,到債務人門口切腹自殺;牙痛病人因難忍接連數日的牙痛之苦,拒絕就醫,而在家中割脈自殺;中年人因失業潦倒,心力焦瘁,而全身澆上汽油自殺;男人因輕信經紀人,造成股票損失,而想不通以槍彈自殺;女人因嫉妒被男友責罵,思想轉不過彎來,而耍個性以上吊自殺;同性戀者因她的同性“戀人”和別人結婚,而“悲痛欲絕”以死“抗爭”,觸電自殺;等等。
諸如此類,報紙時常報道。
有關自殺的記載,最迷人的,是其方法之多和方法之戲劇性。
人們常常借它來逃避生活的痛苦與不幸。
一般人都以為,自殺者一定選擇容易、方便同時又不痛苦的方法。
然而,文獻結論性地記載:每年數以萬計的自殺者,無不用最難、最痛苦、最不尋常的方法。
例如,趁著列車飛馳進站時跳下站臺自殺、在公路上撲向滾動的車輪自殺、在汽車裡吸汽車廢氣自殺、把槍放在嘴裡自殺、用牙咬響雷管自殺、吊在掛點滴用的吊鉤上自殺、口中含著煤氣管自殺、喝硫酸自殺、吞金自殺、吞煙自殺、讓毒蟲咬破手臂自殺、引爆自制炸藥自殺、絕食自殺、自焚、吊死、吸食毒藥自殺、注射嗎啡自殺、懷石自沉、跳海自殺、跳巖自殺、跳樓自殺、跳井自殺、投河自殺、臥軌自殺、觸電自殺、把頭倒浸水桶自殺、把頭倒栽在煙囪裡窒息、以手鋸或剪刀割斷喉頭自殺、以裁紙刀割斷脈管自殺、以頭髮絞死,等等,幾乎沒有一種可能想象得到的方法不被嘗試過。
第十六章 自我保護機制
第一節 自我保護機制
作為心理的個體的一種本能,一種有機體固有的恢復事物早先狀態的衝動,生命衝動,乃是人的內部心理結構最為原始的基礎及其動力。
生命衝動,總是依賴自己的力量,追求快樂,滿足慾望,按照“快樂原則”行事。
在正常的心理過程中,生命衝動追求的慾望滿足的快樂,可以透過三條途徑獲得。
一條,是直接的。
即,當生命衝動尋求直接快樂的要求與個體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相容,符合知覺系統,符合“現實原則”,符合簡單理性或複雜理性時,生命衝動可透過簡單理性或複雜理性發洩獲得直接的快樂滿足。
另一條,是經過改變的。
即,當生命衝動尋求直接快樂的要求與個體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不相容時,生命衝動可透過複雜理性激發心理防禦機制之置換機制採取變形、替代的方式渲洩獲得間接的快樂滿足。
第三條道路,則是強迫重複的。
即,當生命衝動未能透過簡單理性或複雜理性加以表現獲得快樂滿足時,生命衝動可透過有機體激發機體生命中所固有的一種恢復事物早先狀態的機制——這種機制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自我保護機制——強迫重複以前的狀態,從而,獲得適當的快樂滿足。
自我保護機制,基於始終以追求快樂為目的的生命衝動的本能,乃是有機體先天所固有的一種彈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