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書釋出於起點,請求讀者能夠正版訂閱。

..........

永曆十年徵永曆九年的錢糧,這放哪朝都是件稀罕的事,但聽有提前徵若干年後的,沒聽說有徵從前的。

周士相偏偏這樣做了,但他的目的並不是真的在香山來一次刮地皮,而是要借這個理由把那些隱藏人口全部挖出來。

廖瑞祥接手新會縣衙時,衙中六房的吏員大多沒有跑,反而聚在一起將縣裡的大小公文、核檔文案盡數保管好等侯新縣官接手。吏員們此舉也是常態,無論明官來還是清官來,都需要這些吏員協助,否則縣裡的公事官員們都是兩眼抹黑,什麼都不知道。有這些地頭蛇幫忙,新接任的官員可以很快將衙門運轉起來,而這些吏員也能夠繼續留任保住飯碗。正所謂賓主盡歡,何樂而不為。

有前番在新會的短暫知縣生涯,更有曾為某知縣師爺的經歷,廖瑞祥對於衙門吏員的道道也是熟知,奏稟周士相後將他們都留任了下來。

接手縣衙後的第一件事,廖瑞祥便是叫吏員們將香山黃冊從庫房中取出,然後按各坊都一一清查在冊丁口,最後報給周士相的數字是香山共有7600戶,總人丁人,其中丁口人。

這份黃冊是永曆七年,也就是順治十一年的時候香山縣造冊的,而順治三年紹武政權在廣州成立時,當年香山造冊的總人丁是餘,丁口人。

前後相隔八年,香山人口銳減一半。這還是得益於香山本就是人煙稠密之地,土地又極其肥沃。更有水鄉便利條件,與之相對的羅定、高州、廉州、肇慶等地卻是有很多縣只餘千把人口,很多鄉里都是渺無人煙。

兩萬多丁口按大明律都是要繳皇糧的。香山地冊統計的田畝數將近40餘萬頃,也就是說單純以帳面數字盤算。香山的成年丁口每人應該能種近20畝地。但事實是香山這400多萬畝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地主手中,只有一半的田地掌握在普通百姓手中。而各鄉公所報上來的情況又顯示,當地百姓有近三分之一都是沒有自己土地,專以租種地主家土地為生的佃戶。

土地是這個時代百姓的命根子,也是維持任何一個政權的根本所在。周士相精力有限,不可能學後世偉人般自己做個詳細的土地調查報告,所以他只能從這些帳面上的數字來計算自己每年能夠從香山得到的錢糧總數。結果算下來的結果是,按一年徵收兩次。一次夏糧,一次秋糧計,太平軍只能從香山農民手中得到多石的糧食,換算成斤數,則是100多萬斤。

猛一聽,100多萬斤糧食絕對是個天文數字,堆起來能上天。可攤到太平軍每個士兵頭上,一人只有100多斤糧食。100多斤糧食如何能養一個士兵一年,還不包括戰時額外的補給。士兵都不夠吃,更休提安置在各鄉的原後營老弱婦孺在夏糧收割前都要無償供應他們糧食以及糧種。

這麼多的土地。卻只能得這麼點糧食,糧食哪去了?單以土地來算,每年至少也要200多萬斤糧食才對。

答案是糧食在那些地主士紳手中。他們掌握了香山大半的土地,在剝削佃戶的同時,他們一粒糧食都不用交給官府,因為他們是有特權計程車紳!

問題繞來繞去又繞到了地主士紳頭上,永樂、長寧等鄉已經不存在地主,所以當地的田地全部被當地鄉公所拿來分了,龍眼都也好些,鄉里的地主跑了一大半,只剩幾家在觀望形勢。其他鄉。情況很不好,在鄉舉人好幾十個。原先家中有做過官的更是多達上百家,這些家族一律稱之為士紳家族。祖上有很多還是做過大官的。

廖瑞祥不同意拿這些地主士紳開刀,宋襄公也反對,周士相本就無意把名聲弄壞,所以他沒有殺人奪地的心思,然而他又必須要解決缺糧的問題,所以三人合計後,決定以溫和的形式從地主士紳手中把糧食摳出來。

徵糧是動作的藉口,清查隱藏人口則是逼士紳們就範的第一個手段,而免徭役等配套的政策則是吸引隱藏人口主動登記的誘餌。

所謂隱藏人口實際就是歷朝歷代的通弊,凡是有舉人身份的讀書人中了功名後都會得到一系列的政策優待,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免賦稅。這個優待政策就使得很多農民因為貪圖小利而將自己的田地投充到士紳名下避稅,久而久之,這些農民就成了士紳的佃戶或直接成為黑戶,原本應作為丁口登記入官府納糧名單的他們就此消失了,隨同一起消失的就是無數的土地。

與此同時,有了功名地名的讀書人做了官後,同樣也會在家鄉大肆購併土地,在任時可能吃相還好些,致仕後就變本加厲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娘子乖乖:種田種個夫君來

娘子乖乖:種田種個夫君來

刺刺果
葉清清揣著一包種子去旅遊,卻天降火雷,將她劈到了異世的農家院。父親好賭,母親懦弱,哥哥無賴,原生家庭的災難,都落了十二歲的女娃身上腫麼破?惡霸上門,無恥渣爹賣她抵債。幸得娃娃親父子出手相救。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以身相許,太過淺薄。唯有致富發家,用錢糧裝滿娃娃親家的糧倉,才符合二十一世紀農學院高知美少女的特質可娃娃親表示,養個童養媳,毫無壓力。
都市 連載 46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