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偏偏滿堂的學生娃被盧魁先這一問,不再嗷叫哭泣,全都抬頭看定了舉人。面對一雙雙玻璃珠子一般又圓又亮的眼睛,舉人一句話脫口而出。這話剛說出口讓自己耳朵聽見了,舉人便自知這節鍾當堂把顏面丟盡:“就你一個人問題多!”
光緒二十七年(公曆1901年8月29日)。
立秋後,頭一潑雨到底落了下來,樹上的知了也停止了聒噪。教室內,曲先生在黑板右側豎行寫下兩個大字,已經認得些字的眾生本能地讀出:“算學。”
末排的盧魁先沒讀出聲,只用手指在沙盤上寫下這兩字。
曲先生橫行寫下*字“1 2 3”。
這一回,眾生無一人能讀出。曲先生道:“這三個字,是*字,其實寫作漢字,各位都認識。”
曲先生比照先寫的“1 2 3”,豎行寫下漢字“一 二 三”!
眾生一起讀出:“一二三!”
有學生叫道:“先生,漢字就漢字,好認!”
眾生隨之起鬨:“何必寫阿什麼字?……瞎子戴眼鏡,多餘的圈圈。”
末排的盧魁先在沙盤上彎彎拐拐描下“1 2 3”。
眾生起鬨,早在曲先生意料之中,他一笑,繼續寫下“一加一等於”。
眾生齊答:“二!”
曲先生在“一加一等於”後,加上個“二”字。
曲先生同時說:“這叫算式。這麼一道三歲孺子都能答上的算式,用中國字來寫,要費多少功夫?大家再看——”
曲先生迅速地用*數字寫下:1+1=2
盧魁先見如此快捷,來了興趣,寫下他平生頭一道算式。他還不曉得,這節鍾在這不過一尺見方沙盤上寫下的“1+1=2”,對他後來縱橫捭闔的幾十年,意味著什麼……
隔壁教師辦公室內,舉人在教案上寫下“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案頭,堆滿線裝書,諸如《論語》《康熙字典》,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