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率�邐�ǔ�凇�
宋代花市上買賣的鮮花品種繁多,根據《夢粱錄》的記載,南宋臨安城裡的花市上,暮春時節有如牡丹、芍藥、棣棠、木香、荼縻、薔薇、金紗、玉繡球、小牡丹、海棠、錦李、徘徊、月季、粉團、杜鵑、寶相、千葉桃、緋桃、香梅、紫笑、長春、紫荊、金雀兒、笑靨、香蘭、水仙、映山紅等花。筆記史料中羅列的花市上鋪排的各色花中很少提及杏花。不賣杏花的原因,一是還要杏花結出杏子,二是杏花遍佈山野市鎮,不希罕,所以不珍貴,而且顯得有幾分俗氣。但從皇帝到文人墨客卻吟詠之不絕。北宋的最後一個皇帝被金人脅迫北行,途中所見而感觸萬千的就是那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的杏花。梅堯臣《初見杏花》詠杏花雲:“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淺紅欺醉粉,肯信有將梅。”范成大《雲露堂前杏花》雲:“蠟紅枝上粉紅雲,日麗煙濃看不真。浩蕩風光無畔岸,如何鎖得杏春園。”王安石在《北陂杏花》中所描寫的杏花,“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將梅花的品格賦予杏花,是宋人詩中少有的描寫。
文人墨客喜詠杏花,固然是因為杏花開放早,為報春之花,杏花春雨江南;詩意盎然,但杏花與酒樓歌女之關係,當亦是受文人墨客關注之原因。《武林舊事》記載,臨安城中的官家酒樓如和樂樓、中和樓、和豐樓等都設有官妓,飲客登樓,以名牌點喚歌妓侑樽,謂之“點花牌”。杏花開放時節,歌妓頭戴著杏花冠,做在所謂的花架上。妓女所簪之花,皆為應時之花,並不限於杏花,《西湖老人繁勝錄》載,端午節“茉莉盛開,城內外撲載朵花者,不下數百人。”而“每妓須戴三兩朵,只戴得一日,朝夕如是。天寒,即上宅院亦戴。”《夢粱錄》載,立秋時節,“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其時歌樓妓女的頭上也會插上剪成花朵樣的楸葉以應時序。但與妓女相映成趣的還是杏花。宋徽宗趙佶在《宴山亭?北行見杏花》中描寫杏花:“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這香豔的杏花,正是青樓歌女形象的寫照,而薄衫輕扇,在杏花樓頭手捋紅杏蕊的形象,也成了青樓歌妓的典型形象。五代前蜀詞人韋莊在詞中寫道:“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韋莊《思帝鄉》)少女遊春,遠眺陌上,尋找意中情人,風吹花落,少女的頭上落滿了杏花。歌妓則是將杏花插在頭上。宋代名妓嚴蕊詞雲“若得山花插滿頭”,(嚴蕊《卜運算元》)其所謂的山花中當有杏花。。 最好的txt下載網
深巷明朝賣杏花(2)
杏花與情愛之關係,使得歌妓與杏花的關係更有獨特意味。“花褪殘紅青杏小”(蘇軾《蝶戀花》)比喻少女的初熟。“一枝紅豔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吳融《途中見杏花》),“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農曆二月盛開的杏花,那嬌豔的紅色就是青春和生命的象徵。鄰家牆頭上伸出的那枝俏麗的紅杏,既是春意漫溢之表現,又是春情外溢之象喻。張先在《一叢花令》中寫到:“沈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花開堪折直須折”,杏花開得及時,開得絢爛,正如歌女的青春。宋朝文人不再像唐朝文人那樣喜歡歌妓的幽怨。他們喜歡的是如杏花的女人,喜歡的是生活態的女人,雖然俗,但是豔麗,而且充滿生機。無論是官妓還是私妓,都少不了歌舞伎藝和文學才華,但文人,這些酒樓茶肆、舞榭歌樓的常客們首先關心的是妓女的姿容,文人們以最優美的詞藻,調動一切美化手段,對歌妓的形體容貌進行細緻入微的描寫,明眸皓齒,朱唇香腮,手嫩胸白,“從頭看到腳,風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流往上流”,可以解憂,可以療疾。由名士文人發起的所謂評花榜,其評比的最重要標準也是妓女的姿容而非才華。
如此普通的杏花卻成為文人雅士歌詠的物件,也是因為杏花的俗豔與宋朝的世俗精神相通。宋朝文人鍾情的花,除了梅花,就應該是杏花。鍾情梅花,是因為凌寒獨自開的梅花,她的疏影、暗香,她的雪霜態,她的高標逸韻、高堅氣節,她的孤獨寂寞,象徵著文人對精神靈魂的堅守,為文人心靈的寄託。對梅花和杏花的吟詠,實際上代表了文人的兩種人生選擇。一方面是人格的獨立,是個性的追求,一方面是世俗的生活。山野水邊,村莊市鎮,到處是杏花的身影,那濃豔的杏花,透過佩帶杏花的歌妓,將心靈的安適與生活的俗態結合到了一起。歌妓這人世的杏花,既滿足男性文人的肉慾物質人生,又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