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擱不下事,很快就跟潘寶山講了實情。
潘寶山很失望,不過完全能理解,他還沒能耐跟縣長的人搶位子。
“**記,不管怎麼說都謝謝你能想著我!”潘寶山笑道,“不過也應了一句,好事多磨嘛,這次不成就等下次。”
“嗯,也只好如此了,不過以後機會還很多。”黃開建說得很實在,“就算我這邊沒有,可能別的機會就突然到了。”
“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潘寶山說,“只要把眼前的事做好,時刻準備著,至於最後能不能如願也不強求,盡人事聽天命,心態擺正就好。”
說是這麼說,但潘寶山並不這麼想,他認為只要人事盡到了一定程度,天命就會跟著走,天命是什麼,簡單一點講就是機遇。所以,還是要以實績來證明自己,突出自己,以獲取上層領導的賞識,贏得更多的機會。
透過媒體報道宣傳,是個很好的途徑。上次設施大棚的新聞刊登後效果就不錯,畢竟《松陽日報》是市委機關報,每天都要擺到領導桌面的,只要能上頭版頭條,領導們隨便掃一眼就能看到。
潘寶山等不及汪凡來電話,主動聯絡了他,問能不能儘快來採訪一下金銀花種植基地的專案,現在已有部分金銀花成熟,正在採摘,場面還不錯。
汪凡其實早幾天就想來了,但考慮到不能太主動,那樣收信封的時候多少會顯得有點索取的味道,還是在被邀請的情況下去最好。
“金銀花能採摘了?”汪凡接到潘寶山電話後表示很驚訝,“好,那我馬上就過去!”
次日上午,汪凡就來了,潘寶山帶他到大陡嶺村金銀花種植基地轉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片。汪凡說情況就不用怎麼介紹了,相關資料上次已收集得很齊備,只要補充幾個數字就行。
潘寶山不管汪凡怎麼搞,反正只要能出新聞見效應,怎麼都可以。
這次潘寶山早有準備,回鄉大院的路上就讓陪同採訪的周國防把信封獻上。汪凡接過去一捏,感覺厚度有所增加,瞥眼看看還是一百面值的,很高興。
一高興事情就多,汪凡覺得采訪時間太短顯得不夠認真、不夠重視,便問潘寶山夾林還有沒有其他亮點,再去看看,好做到心裡有數,以便給下次採訪積累點感性認識。
潘寶山說有,還不止一個。他首先想到了瓜坡村的養殖業,現在村裡在範少華的帶動下已形成了一定的養殖規模,以養雞養鴨為主,成了名符其實的養殖村。尤其是養鴨方面,今年取得了一定突破,與省內農業龍頭企業立春公司有了合作意向。立春公司將前來投資搞健春鴨養殖基地,正與鄉里接洽。
俗話說,孩子能幹,爹孃不累。潘寶山對瓜坡村的養殖很放心,不看也罷。但窪窯村的鮮切花是一定要跟進的,畢竟今年才剛起步,而且到現在自己也沒過問,全權交給老王和伏廣波去操作,他們也沒怎麼反饋,正好去瞧瞧。
潘寶山要先聯絡一下,讓老王或伏廣波做點準備,帶個路,介紹介紹。不過老王電話打不通,伏廣波的通了但沒接。
“咱們直接去吧。”潘寶山對汪凡說,“就簡單看看情況,需要進一步瞭解的話再找具體負責人。”
第七十七章 家裡談
具體負責的老王和伏廣波正在窪窯村忙活。兩人堪稱黃金搭檔,把鮮切花專案已經搞得很像樣。
老王負責市場,他借鑑斜坡村設施蔬菜專案,不但建起了塑膠大棚,加密鮮切花的成熟週期,而且更完善地成了鮮切花專業合作社。
“單打獨鬥不行,風險大,種植戶也都願意參加合作社。”老王笑嘻嘻地對潘寶山和汪凡說,“三十多個種植戶都參加了,而且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每戶自願拿出兩千塊錢作為合作社運轉資金。”
“那得千萬注意要把錢用到刀刃上,否則沒個好。”潘寶山提醒。
“收支明細都在賬目上。”老王說,“到現在也沒花多少,就是我跟村支書郭二良出去考察了一下外地的花卉市場,聯絡了幾個銷售路子。另外就是技術引進,伏廣波那塊的,他託關係請了幾個專家來指導,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
“只要花得有用處就行。”潘寶山問,“據目前情況來看,效益怎樣?”
“很好,估計比蔬菜大棚要高。”老王樂滋滋地說,“一畝地少說也有一萬淨賺!”
“嚯,這麼說的確不錯。”汪凡聽了說道:“現在見效多少?”
“目前只是初步測算,鮮花過幾天才能採摘,到底能收益多少,還得看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