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頁)
負債賭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間走來走去,不是脫離群眾麼?染上病再治吧!”
這樣一來,感染便成了家常便飯。在陳則民記憶中,參加滅螺的人基本都得過血吸蟲病,但每個人對患病都很坦然,查出來就立即治療,治好了就馬上回到工地滅螺。當時在工地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上午為別人看病,下午別人為自己看病,病人輪流做。”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群防群治(1)
消滅釘螺,雖然是圍剿血吸蟲時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卻還遠遠不是全部。普及疾病知識,治療既有病人,防止疫病重來……一項項更為瑣碎的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那年冬天,17歲的陳世旭在全民普查血吸蟲病時被確認患病,而在30年後,擔任江西省文聯主席的陳世旭回憶起那段日子,卻絲毫沒有面對“瘟神”的恐懼,反而帶著些歡樂和感激。
在陳世旭的回憶中,整個冬閒的日子裡,他都是一個樂悠悠的病人。大隊裡通知去治病,就背起棉絮,夾一捆稻草趕到被改成臨時醫院的倉庫裡。稻草往地上一鋪就成了病床,一床棉絮半蓋又墊。
開飯是一天最愉快的時間。每天3角錢的伙食補貼,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字。到了吃飯的時候,盛上一大碗白飯,菜裡總是能有幾塊肉,每人抱著一個大碗蹲在倉庫門口吃。房頂上的麻雀嘰嘰喳喳,望著倉庫前一字排開的饕餮場面。
唯一覺得難受的,是每天定時注射酒石酸銻鉀時,包括陳世旭在內的很多人在注射後都有噁心嘔吐的反應,但是,沒有人埋怨條件差。不花一分錢就能把病治好,別說抱怨,感激都來不及呢。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能像陳世旭那樣閒在自由地回憶當時。那段日子,對蔣庾華來說,便是匆忙和火熱的。
蔣庾華當時是在臨時醫院裡救助血吸蟲病人的護士長。剛剛入冬,農村進入休閒季節,醫療隊就一組組地下鄉了。醫療隊原則上是就地治療。一鄉一組,條件好一點的鄉里能騰出辦公室和民居當病房,更多的鄉里則是把病人都集中在倉庫裡,地上鋪稻草,自己帶棉被。牆上釘上兩個鐵掛鉤用來吊輸液瓶。
每天早上9時,蔣庾華就開始蹲著逐個給病人打針,總要到12時才能把一大倉庫的病人全部注射完。這時,其他護士便四處巡視。對病人,可以說是照顧備至。醫藥費基本上都是減收或免收,病人在治療期間,隊裡適當記工分,出院後照顧幹輕活。鄉里社裡還經常殺豬、捕魚、磨豆腐,儘量地改善伙食。
這時,還有更多的人正在疫區宣傳,普及衛生知識。
餘涵是1951級的江西醫學院畢業生。他編寫了許多順口溜和快板進行宣傳,這是其中一段:
打竹板,請安靜,聽我講講血吸蟲病。血吸蟲,害人精,鑽進人體就要命。大便裡面藏蟲卵,釘螺裡面來寄生。排出尾蚴千千萬,浮在水裡專叮人。吸人血,傷人肝,讓你骨瘦如柴活不成……
白天,餘涵揹著急診箱到地頭田間發藥,箱子裡放著一副快板,只要人多,就掏出快板喊上一段。餘涵說,那時很多農民是文盲,大都沒有出過村。得了病就怪風水不好,命不好,祖上沒積德,遭報應。連血吸蟲3個字都沒聽說過,只知道叫“大肚子病”、“黃臉病”。
群防群治(2)
到了晚上,縣城裡幾個倉庫、祠堂裡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家家戶戶都會來聽宣傳。說實話,農民來的真正目的是看“西洋鏡”。窮鄉僻壤,沒見過放幻燈,更沒聽過留聲機。醫生、血防隊員、醫學生和農民融成一片。就如談家常一樣把知識教給了他們。
餘涵和他的同伴們還把顯微鏡搬進祠堂,抬上街頭,當場免費為農民查大便,讓他們自己看大便裡的蟲卵。起初,農民總以為醫生是在變把戲矇騙他們,透過放“土電影”,聽留聲機,農民才心服口服。
同時,各種報刊、廣播以及農村的牆報、廣播喇叭等也對血吸蟲病的防治知識廣為宣傳。教育村民們平日下地幹活要穿厚襪、打綁腿、擦藥膏,生活中要人畜分塘用水。
在餘涵和他的同伴們無孔不入的宣傳力度下,一個多月後,劉荷經和他的同伴們的工作終於變得不那麼困難了。作為餘江縣血吸蟲地方病防治站主治醫師,他的工作是挨門挨戶地告訴農民們如何處理糞便——裝在統一發放的糞桶裡,撒上統一發下來的砒酸鈣悶上幾天,保證蟲卵被徹底殺死。
在工作的最開始,劉荷經每天的任務就是上門收集糞便,再統一處理。
“你們是屎醫生。”剛剛上門收大便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