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型的獅子舞,《舊唐書·音樂志》中載:
《太平樂》,亦謂之五方師子舞。師子鷙獸,出於西南夷天竺、師子等國。綴毛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為習弄之狀。五師子各立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以足,持繩者服飾作崑崙象。
“五師子各立其方色”,是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各立一隻獅子,依照五行所對應的顏色,五隻獅子的毛色也不相同,東方為青色,西方為白色,南方為紅色,北方為黑色,中央為黃色。
在當時,五行的顏色馬虎不得,特別是皇帝專用的黃色。詩人王維在做太樂丞時,就因為舞黃獅子出了事,被貶出京城。
《樂府雜錄·龜茲部》中提到另一種獅子舞,“……高丈餘,各衣五色。每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
一隻獅子一丈多高,由十二人來舞,真不知道這種獅子是怎麼舞的。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中就有唐代獅子舞泥俑出土。從泥俑來看,當時的獅子舞與現代獅子舞基本相同,由人模擬威猛的雄獅,前面一人舉獅頭,後面一人為獅身獅尾,二人身上披覆著獅皮狀的斗篷。
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
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
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
蹀躞翩躚舞馬行(3)
紫髯深目兩胡兒,鼓舞跳梁前致辭。
……
這是白居易的《西涼伎》中的一段描寫,生動形象,人與獅子共舞的場面,讀來如在眼前。
3
唐朝前期,還有一種更通俗的玩意兒同樣起源於西域,那就是潑寒胡戲。
潑寒胡戲最初是古代西域的一種樂舞。每年寒冬臘月,戲者頭戴面具,赤身裸體,擊鼓歌唱,互相追逐潑水,為乞寒之戲,據說可以消災祛病。
潑寒胡戲的另一個名稱是“蘇莫遮”。蘇莫遮是西域婦人戴的一種帽子,羊皮製成,外面塗油。
《文獻通考》中對潑寒胡戲講得最為詳盡,還列舉出戲樂時所用的樂器:
……本西國外蕃唐國之樂,其樂器有大鼓、小鼓、琵琶、五絃、箜篌、笛。其樂大抵以十一月裸露形體,澆灌衢路,鼓舞跳躍而索寒也。
潑寒胡戲傳入中原已久,最早為宮廷之戲,到初唐時在民間廣泛流行,參與者不僅自娛,並且以之悅人。
到武週末年,這種表演性很強的娛樂再一次被宮廷重視起來。武則天之後的中宗、睿宗兩位皇上都喜歡看這種極有異域風采的狂歡活動,每到有潑寒胡戲表演的時候,皇子們微服出行,都跑到長安街頭去觀看。
史書上對此也多有記載,如《新唐書》載:神龍元年十一月,唐中宗“幸洛城南門,觀潑寒胡戲”;###二年十二月丁未,睿宗“作潑寒胡戲”。
原本是自娛自樂的群體活動,類似於今日狂歡節上的表演。經過幾十年的演化,尤其因為有了聖上的喜愛,潑寒胡戲也漸漸變了味道,越來越像大型的團體操表演。
潑寒胡戲的日漸風行,各地紛紛組建自己的乞寒隊伍,互相攀比,看哪一隊的服飾更華美氣派。如此既失去了原有的那種駁雜活潑的趣味,又花費奢靡,引來眾多的非議,一些大臣開始發出反對的聲音。
史載,中宗在東都洛陽南樓上觀看潑寒胡戲,殿中侍御史呂元泰上疏勸諫:
臣比見都邑坊市,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為蘇莫遮。旗鼓相當,軍陣之勢也;騰逐喧噪,戰爭之象也。錦繡誇競,害女工也;征斂貧弱,傷政體也;胡服相觀,非雅樂也;渾脫為號,非美名也。安可以禮義之朝,法胡虜之俗?以軍陣之勢,列庭闕之下?
呂元泰認為,時寒則順之,“何必裸露形體,澆灌衢路,鼓舞跳躍,而索寒焉?”這種風俗有百害而無一利,請求皇上禁絕這種野蠻之戲。
但中宗並未採納這份諫議,照看不誤。
到了玄宗時代,寵臣張說也上疏批評潑寒胡戲,認為這種外來之戲沒有典故,有悖先禮,“……裸體跳足,盛德何觀?揮水投泥,失容斯甚”,再次請求禁絕潑寒胡戲。
這一次玄宗採納了張說的建議,開元元年冬天,敕令“臘月乞寒,外蕃所出,漸浸成俗,因循已久。自今已後,無問蕃漢,即宜禁斷”。
那樣一個生機勃勃的戲樂從此消失,想來實在可惜。如果潑寒胡戲能夠一直傳承下來,今天的隆冬臘月我們也會有一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