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航天白皮書的味道(2)
20世紀90年代末,在中國的探月曆史舞臺上悄悄地出現了一個重大轉機。
1998年,我國實施了政府機構的重大改革,國務院成立了新的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簡稱國防科工委),並內設國家航天局。作為航天工業的國家主管部門,國防科工委成立伊始,就出現在月球探測規劃論證的前臺。它以高效的管理、有力的措施,迅速組織精兵強將推進探月工程的論證,隨後,帶來了一連串振奮人心的好訊息。
著名的航天專家欒恩傑研究員被任命為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國家航天局局長。上任伊始,他感到了巨大壓力。面對制定“中國航天的發展規劃”這一重大責任,一個問題始終在這位專家型官員的大腦中縈繞盤旋:中國的航天應該包括什麼?今後十年、二十年中國航天的發展藍圖應該怎麼??欒恩傑心中非常清楚,在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中,如果不能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沒有突破和創新,就不會有中國航天的輝煌,這使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許多中國航天人和欒恩傑同樣,都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參加國際會議時,他們看到,各國政要、科學家關注的不再是生產多少枚火箭,而是加大航天應用的力度,填補空間科學的空白;航天大國也不再關注製造多少顆衛星,而是談論怎樣飛往火星,去探索宇宙的起源、太陽系的變化、天體現象和生命科學的關係、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等等。在這樣變化了的形勢下,中國航天如果不抓住新的時代脈搏、提出新的任務,不改變舊的“航天”概念,我國與先進航天國家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中科院的“香山會議”是一個?常能冒出思維火花和智慧之光的意識流聚寶盆。1998年的金秋,香山的紅葉披著燦爛的陽光,?來了又一箇中科院的科學PARTY。會上有一個聲音觸動了國防科工委的官員。據當時任系統一司(主管航天業務)司長的郭寶柱先生回憶,科學家們問他,我們有世界上一流的空間科學專家,可是我們只能用國外科學家用剩的二手資料做研究,總是在別人領先發布研究成果後,才開始尋找研究的縫隙。這劣勢造成的緣由,是中國迄今沒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探測計劃,我們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一手資料呢?科學家們明顯地感到中國已?擁有了成熟的火箭技術和衛星技術,卻沒有獨立的空間科學探測計劃,與國際上方興未艾的宇宙探索熱相比,這是一個致命的空缺,他們呼籲政府以國家計劃的形式,儘快對“深空探測”處女地的開發進行規劃。科學家們的努力,使政府部門對月球探測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郭寶柱的電腦裡,《中國的航天》白皮書1998年第一版的草稿裡,就有了“深空探測從月球起步”的提法。
任何一種新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踐的基礎。
中國航天?過近40年的發展,從初創時期的白手起家到“兩彈一星”,從應用衛星到衛星應用,再到載人航天,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次創新。航天寬闊、開放的領域早已突破了單純“航天技術”的狹義概念,在人類即將踏入21世紀時,欒恩傑和他的同事們終於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蓋空間技術、空間科學、空間應用三大領域的“大航天”概念。他們把空間科學納入“大航天”之中,表達了中國航天人進軍月球、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的雄心,抒發了中華民族對人類發展應有所貢獻的壯志。在這裡,中國航天領域的戰略家們,以遠見卓識的目光和“大戰略”思維,開始謀劃中國航天飛向深空、探測月球的美好遠景;開始考慮推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活動,並透過重大工程來帶動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1999年,“863”計劃專家組再次組織了月球探測目標研究,中科院還作了《中國空間科學發展戰略》的研究。?過長期研究和縝密思考,科學家們對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科學目標也基本形成了比較清晰、統一的認識。2000年8月,中科院組織的專家論證會順利地評審透過了“月球探測衛星科學目標及有效載荷”這項研究成果,標誌著中國探月一期工程的科學目標被正式確立。所確定的科學目標有4項,即繪製全月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圖;分析月球表面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佈;探測月球土壤的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2001年,“發射繞月衛星”第一期科學目標和有效載荷配置透過了國家評審。
航天白皮書的味道(3)
2000年1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以政府文告白皮書的形式向全世界公佈了中國航天的發展政策和目標,這份《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