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遠,囑咐他一定要吸取這個教訓,第一要有明確的探月目標,第二不能向國家要錢太多。
早在1979年12月,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委員會就起草了一份《月球?議》;?議共21條,確定了月球探測和開發的三項基本?則:禁止把月球作為軍用;自由探索;月球及其資源為人類共同的繼承財產。然而,自1984年7月?議?聯合國批准生效以來,只有智利、墨西哥、摩洛哥、澳大利亞、奧地利、荷蘭、菲律賓、烏?圭和巴基斯坦等九個國家在?議上籤了字。
航天白皮書的味道(1)
從熱情衝動到理智縝密,月球探測的論證在?歷了兩次反覆後更加務實了。
20世紀90年代初,繼美國和蘇聯之後,日本也向月球送上了一份禮物,驕傲地成為了世界第三個“月球國家”。1995年時任“863”計劃航天領域首席科學家的閔桂榮院士等人有點坐不住了,他們不無憂慮地看到,在人造衛星、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這航天科技三大領域中,深空探測至今還是我國的空白點。他們的憂慮不再是出於單純的政治競爭,更多地是想到了在未來空間資源的分享中,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人權和利益。因為他們在研究國際航天活動的發展趨勢的時候,發現了一條清晰的脈絡,人類的航天活動在?歷了空間技術的研究應用階段之後,必然地要走向空間環境的研究和利用階段。於是,他們再一次鄭重地提出了“中國也要搞月球探測”的建議,並組織成立了“863月球探測課題組”,期望把月球探測作為深空探測的起點加以推動。
在給國家的報告中他們寫道:“我國已?掌握衛星技術、運載火箭技術、測控網技術和發射技術,我國有一支技術雄厚的衛星技術研製隊伍和空間科學研究隊伍。我們對月球探測器和月球科學跟蹤研究了多年,因此,我國開展月球探測活動條件已?完全成熟。”
這些平時富有?養、不動聲色的科學家甚至有點激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月球的戰略意義、政治意義、?濟意義遠在南極之上。”他們在論證報告中很豪邁地寫道:“拿出當年進軍南極的氣概,探月活動不需要跨世紀,爭取在建國50年大慶前實現首次中國的探月活動,加入月球國家的行列。”
這一課題組的論證工作得到了“863”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閔桂榮和王大珩、陳芳允、王永志、孫家棟、楊家墀、王希季、屠善澄及陳述彭等十幾位院士的肯定。從技術上講似乎不存在突破不了的難關了,但是國家有錢來進行這樣大的投入嗎?前幾次探月計劃的擱淺,多多少少也與國家掏不出過多的錢有關。據航天著名專家屠善澄先生回憶,在討論探月論證報告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王炯研究員從政治?濟學的角度對我國開展探月工程可行性的分析十分精闢,給大家增添了極大的信心。王炯拿出了一組資料,我國當年的GDP水平與美國20世紀60年代相當,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共投入了250億美元,我們只拿不足他們1/10的?費來進行探月,國家的?濟實力是完全可以支撐的。而且,就是這1/10的?費也不是一年就要全部投入,是分10年或者更長時間陸續投入的。國家在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載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中的投入都遠遠超過了當時探月論證提出的?費額度。
1995年,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空間科學應用中心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歐陽自遠、葉自立、陳康文、禇桂柏和林文祝等專家?過一年的工作,完成了第一個較完整的月球探測可行性報告。他們透過分析國外月球探測活動發展狀況,研究了我國開展月球探測的必要性,提出我國月球探測的專案與任務,論述我國開展月球探測已具備的條件,提出開展月球探測發展階段設想和第一階段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第一顆月球衛星的方案設想。他們在報告中寫道:“我國在航天的三大領域中(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只發展了兩個領域,深空探測仍屬空白。開展月球探測活動不僅能壯國威,提高民族的凝聚力,瞭解月球、深化人類對地球、太陽系以及宇宙的起源與演化的研究和認識,而且月球上豐富的核聚變燃料氦…3將是各國未來解決能源危機必爭的物件。
1996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月球衛星技術方案可行性研究》和《月球衛星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已?勾?出我國未來的月球衛星的總體輪廓。
1997年4月,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嘉墀、王大珩、陳芳允以“863”計劃的名義發表了《我國月球探測技術發展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