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道訊息,當然,周王室即將發生叛亂也只是叔詹根據這些訊息的分析和猜測,也沒有跟管仲說,管仲就等於什麼都不知道,突然聽叔詹向他“要”洛陽那邊的國際事務權,並且條件是,等鄭厲公死了之後,挾新君“事齊”。他左思右想,這個生意是可以做的,看鄭厲公那樣也活不了多長時間,但是,叔詹嘴裡說的“周王室有事”是什麼事呢?他不知道。
“好吧!”管仲權且答應下來,兩個人還立了字據,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管仲把後來周王室“五大夫作亂”事件的功勞讓給了鄭國,鄭國狠狠地吃了一塊大肉。至於說“大牢裡的生意”,管仲倒也沒有吃虧,這些下文再說。
第二天,管仲心裡有了底,就跟齊桓公說把這個事情先放放,以後自有辦法處理,目前的任務還是休養生息,把生產搞上去,使國庫充足,好做下一步工作,否則,總是磨蹭在這些瑣事上面,消耗國力,何時才能恢復!齊桓公也就沒有再多問什麼,只是氣啊!
至於關在地牢裡的叔詹,《左傳》中有記載:“秋,鄭詹自齊逃來”。半夜開啟牢門鎖或者故意把鑰匙掉在地上,讓他自己跑掉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不容易被人懷疑。所以,魯國的史官以為他是自己設法從牢裡逃出來的,批評他沒有做個忠義的臣子,不死於國難。但這個史官為什麼沒有好好想想,那麼重要的大牢怎麼可能從裡面跑掉呢?即使用了巧計跑掉,為什麼齊桓公沒有發怒,也沒有采取什麼行動,什麼動靜都沒有,這可不是齊桓公的性格哦!因此史學家有屢次批評當時記載這段魯國曆史的史官,頭腦古板。
但是,在叔詹暗地被放跑之前,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下子讓管仲感到自己剛剛建築的大堤驟然裂開了一道口子,危及整條堤壩。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屠城的前因後果
《左傳》莊公十七年傳記載:“夏,遂因氏、頜氏、工婁氏、須遂氏饗齊戍,醉而殺之”。在四年前北杏盟會後,齊國用了一招“殺雞給猴看”侵佔了一個小國家:遂,可沒想到這麼一個丁點的小國家居然造反,原來執掌遂國政治的四個家族聯合起來,用酒和食物迷倒守城的齊國士兵,全部屠殺了,這事如同一個晴天霹靂降臨到了齊國政府頭上。
齊桓公本來因為鄭國的事情剛剛消消氣,一聽到這個訊息,氣得沒吐血,在宮裡大罵:你們這些王八蛋都趁這個時候來整我是吧!都宰了你們,無法無天了,屠殺我的人!我把你們都宰光!齊桓公要屠城。
屠城!在春秋之前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直到戰國時期才逐漸開始流行用這種殘忍的手段,特別到了秦始皇手裡,屠城成了一種朋友聚會,每隔一段時間來一次,作為震懾周邊國家的手段。
這幾天,管仲就沒有敢出門,為什麼呢?門口堵了很多人,齊國的百姓要求管仲幫他們報仇,因為遂國被屠殺的那些士兵有的是他們的兒子,有的是他們的親戚,這麼殘忍地被殺害,說白了,他們要向政府討要個說法。那邊,齊桓公摔個瓶罐要屠城,為那些死難的弟兄報仇,然後,百姓也起鬨要把那些人全部殺了。怎麼辦呢?管仲奉行的是仁義外交,屠城,絕無僅有的殘忍,如果那麼做了,以後更加沒有人會信服他的仁義外交,他的霸業將前路漫漫!
這些還是其次,誰知道遂國的因氏、頜氏、工婁氏、須遂氏四個家族的人為什麼有膽量屠殺齊國軍隊,以他們那麼小的實力不怕齊國報復嗎?他們背後必然有人主使,做後盾。誰呢?很有可能是魯國政府,遂原來就是魯國政府下屬的附屬國,魯國政府裡有些人不甘心自己的地盤讓齊國搶去,所以,暗地裡趁齊國休兵之際教唆遂國原班政府的人這麼做。如果齊國貿然出兵攻打遂國,魯國出來橫插一槓,到時候,齊魯兩國關係也將破裂,中原局勢就會像堤壩決口。
管仲作為國家的“總理”必須考慮周全這些事情,事情的確是不能拖延時間,必須立刻做出回應,但並不是說事情一發生,就立刻反彈出擊,那不是“總理”做的事情。不管外面的民眾怎麼喧鬧埋怨他,齊桓公怎麼憤慨,他都要冷靜,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他其實比誰都惱火,那是他親手設計播種下去的種子,被別人破壞了,難道他不心疼嗎?管仲微微地吸了口氣,喝了口已經涼透了的茶,滿嘴都是麻麻的苦味。
在事情發生的幾天後,管仲首先通告各國關於此事的來龍去脈,向百姓表示立即處理此事,然後,力勸齊桓公,萬萬不可屠城。可是,不殺人怎麼可能開解百姓心中的怨恨呢?如果不死一人而告終,百姓只會覺得國家軟弱,他們是看不到,也不會去管你的什麼政策,他們是很純